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大秦:我摊牌了,我是始皇嬴政 > 第124章 血洗稷下!?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商山四皓。

    ?里先生周术在外面走动颇多,人脉交集广泛。

    绮里季则是其中最低调的。

    东园公年龄资历最大。

    夏黄公则是名望底蕴最广。

    也算各有各的强项。

    至于在儒学方面的造诣,四人自然都是研学颇深,此乃他们能够在野扬名的基础。

    不然。

    天下隐仕何其多。

    商山四皓又凭什么能够名扬天下呢?

    如此。

    子张正、子思齐和商山四皓的筹算谋划,迅速展开。

    许尚、嬴政一方肯定也不是什么都不做。

    既然要动真格的。

    许尚的优势只会更大。

    因为儒家八派和商山四皓的底气,无非就是占据民意基础和齐地舆论。

    但……舆论这个东西。

    都是可以引导的。

    今天风往东边吹,明天风又往西边刮。

    舆论只会不断的左摇右摆,直至撕裂。

    于是。

    许尚给出了几条指示。

    第一:孔鲋乃堂堂曲阜孔氏的家主,现在说疯就疯了,未免也太蹊跷了,必须得找多位名医,治好他!

    第二:在临淄城设立官方推栏,同时还得配有讲解员,每隔一段时间,就把泰山激辩的过程陈述一遍。

    尤其是曲阜孔氏数典忘祖,以及背商、离宋、忘鲁,仇楚、祸秦……全都得着重介绍……

    第三:关于东郡陨石案的罪证公示,包括一应物证,外加证人供词等等方面。

    第四……

    综上。

    许尚从不打无准备的仗,他属于标准的外松内紧。

    看似平时都在传授乌氏陀的佛学诸事。

    实际上有关定罪曲阜孔氏,他早已做出了各项措施安排。

    另外。

    儒家八派在稷下的影响力和人手都不可小觑。

    但……

    现在的齐地毕竟是大秦说了算。

    尤其始皇的东巡銮驾亲至,各地官吏绝对是时刻待命。

    这就相当于皇帝御驾亲征,龙纛(dao)都插到一线阵前了,下面的人自然也会拿出拼命的架势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许尚的指示,嬴政的诏命,明里暗里的双管齐下,都在火速施行中。

    不过。

    在这期间依旧发生了一个使得满城怵栗的事儿。

    嬴政的巡视銮驾(空的)遭到了一场刺杀!

    墨家动的手。

    打出的名义不是为了曲阜孔氏出头,而是为了魏地百姓……

    当年为了降低秦军进攻大梁的伤亡。

    许尚按照历史的原有轨迹,制定了携黄河天灾降世的名义,倒逼魏王假投降。

    诚然。

    大秦锐士确实把伤亡降到了最低。

    可魏地却变成泽国。

    现在两年过去,大秦对黄河的治理虽然已经初见成效,然魏地的流民依旧到处都是……且多数朝着齐地和楚地持续迁徙。

    地方官府能管嘛?

    一开始是管不了的。

    因为人数太多了。

    只能任由灾民四散逃荒,尔后走一路,死一路……

    百里横尸。

    究竟谁之过也?

    许尚对此也感到了深深的自责……

    但没办法。

    当年若是不掘开黄河。

    王贲带领的二十万秦军,短期内是攻不下大梁的。

    魏王假提前在大梁囤积了两年的粮食,足够全城军民吃食。

    秦军能在大梁城下白白的耗上两年吗?

    期间万一楚国出兵援助怎么办?

    亦或者攻打大梁,阵亡太多精锐,后续灭楚就得不断的往后拖。

    迟则生变。

    夜长梦多。

    为了能够稳稳的,用最小战损比拿下魏国……

    掘开黄河是唯一的选择。

    就像当年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一样。

    没得选。

    当时只能那么做。

    同样的。

    白起被打上了兵家杀神之名。

    嬴政也在临淄遭遇了墨家的刺杀。

    因果轮转。

    天道循环。

    好消息是我们的江湖间客:通武侯王贲起了作用。

    提前把刺杀的消息进行了上报。

    遂。

    原本较为惊险的刺杀。

    变成了一场做局。

    说白了就是请君入瓮。

    现在齐墨和楚墨合流……楚墨多义士,毫无疑问的占据主导地位。

    结果行刺始皇完毕。

    楚墨的骨干要么被抓,要么被杀……

    齐墨倒是因为秦廷的放水,还有王贲的里应外合之下,突围了出去。

    这下王贲就非常有上升空间了。

    齐地原本的技击士,很多都变成了游侠匪寇。

    王贲要做的就是吸收过往的齐之技击士,将其从匪寇转变成墨家义士,同时再用齐墨的文化优势,对楚墨形成吞并的架势。

    没错。

    王贲是个很有野心的人。

    你让他安于做个齐墨的领头羊,这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现在楚墨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齐墨又保留住了根本。

    王贲肯定会有所动作。

    嬴政对此自然也专门询问了一下夫子,要不要敲打一下王贲……

    许尚表示无所谓。

    他曾经说过。

    墨家想要长盛不衰,只能是墨翟直接自我封神,化身信仰。

    或许有人就会说了。

    王贲不能也跟着进行自我封神吗。

    答案是……

    墨翟作为墨家开派祖师,已经以人的身份死去了。

    王贲一个后继之辈。

    凭什么超越墨翟封神?

    这跟试图盖过上帝一头,有什么区别?

    这是不可能做得到的。

    而且王贲本就是个非常不安分的人。

    即:奋斗逼,超级卷王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许尚对于把王贲放入江湖做棋子,他早有诸多预判。

    现今的墨家,就相当于即将开办的科举。

    任由王贲再怎么努力。

    也注定会被困在方寸之间。

    就这样。

    时间很快来到了司法与民意之辩的前夕。

    上卿姚贾秘密把孔鲋押解入了临淄。

    这个事儿知道的人很少。

    因为自从发生过墨家刺杀之后,临淄就开始实行宵禁。

    而姚贾和孔鲋是深更半夜进城的。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儒家八派在临淄,上上下下都有人。

    子张正和子思齐肯定都获悉了消息。

    包括荀子和尉缭子……

    某典院之中。

    日落黄昏时。

    “尉缭,你在做什么?”

    荀子看见尉缭子坐在几棵青竹前,一动不动,遂好奇询问。

    尉缭子回应:“格物……就按照许尚的主观性,客观性,可变性……我来把竹子给格一遍。”

    荀子摇头失笑:“可格出什么名堂没有?”

    “那自然是有的。”

    尉缭子侧首:“最大的名堂就是我感觉……许尚明显把格物致知的门槛给降低了,同时还指明了格物的确切方向,不得不说,这对你儒家来说,绝对是一大进步啊!”

    尉缭子同样认为,儒学总纲,三纲八目,其中的诚意、正心、修身,已然被春秋至今的历代大儒,剖析的越发到位了。

    唯独格物致知方面。

    显然没有那么清晰。

    许尚现今补齐了这个短板,对于儒家显然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

    荀子点头附和:“看得出来,许尚是真心辅佐大秦,在他眼中,纵然对儒家多有不满……但他该用儒学的时候,也还是会用……对了!尉缭,你还没说清楚,可把竹子的本质给格出来了?”

    荀子是一点都不会被带跑偏。

    他就是想看看尉缭子在格物方面,能做到什么程度。

    许尚那可是动则一叶知秋,再知天下大势,甚至是沧海桑田。

    你尉缭子堂堂鬼谷先生,总不能相差太远吧。

    谁知……

    尉缭子半点不接茬的道:“这竹子我连格了三天,第一天就给我格的满脑子竹笋炖肉了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!”

    荀子毫不留情的大笑出声。

    他就知道……

    尉缭子肯定会在格物方面跟他耍滑头。

    毕竟许尚之前在面对颜产的时候,关于格物致知的举例,已经做的非常极致了。

    很难再有什么格局更大、或者更加接近于本质的空间。

    尉缭子又是个比较要面子的人,自然就会选择耍滑头。

    纵横家的人总是这样。

    能够比得过的时候,他们就是当仁不让。

    若遇到实在比不过的情况,那就只能迂回处理了。

    随即。

    荀子拍了拍手。

    张苍迅速端来了几碟小菜,其中就有竹笋炖肉。

    尉缭子看得是喜笑颜开,他食指大动的道:“呦!今天伙食这么好,该不会是我的断头饭吧?亦或者你是想要我接下来的争鸣辩论中,提前做些什么?”

    尉缭子本能的以为,他的老友有事相求。

    结果……

    荀子却摆了摆手道:“我并不需要你提前做什么,子思齐他们把商山四皓都给请来了,如果这样都赢不了许尚,那就只能怪他们没这个命了。”

    尉缭子饶有兴致:“你怎么又开始信命了?你不是主张制天命而行的吗?”

    尉缭子最喜欢做的事情,莫过于挑人言语间的茬子。

    此乃他的强项。

    纵横家嘛,最擅长辩论机锋找弱点。

    顿时。

    荀子眼珠子一瞪:“吃着老夫的饭,还挑老夫的茬……尉缭……”

    尉缭子闻言赶忙投降:“行行行,错了错了。”

    荀子:“……”

    两人习惯性的打趣了两下。

    张苍则老老实实的退出了典院。

    尔后尉缭子才继续道:“依我之见,此番墨家横插一杠子,搞出了行刺诸事,对于子思齐明显是个助力,他和商山四皓一定会拿这个事儿……不断的叠加民意,言及秦廷施政罔顾民心,这确实会对许尚有些不利。”

    之前的两场辩论。

    扶苏和嬴政都相继抬高了墨家的位份。

    结果墨家转头就搞出了刺王杀驾的事儿,没有比这更加打脸的了。

    子思齐现在估计做梦都要笑醒了。

    “许尚的输与赢,我并不是很关心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