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大秦:我摊牌了,我是始皇嬴政 > 第126章 法不容情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许尚代表秦廷拿出了态度,那就是钉死了曲阜孔氏的罪责。

    代代反骨。

    屡屡祸秦!

    这些都是铁一般的事实。

    再怎么先贤后裔,也注定要受到公正裁决。

    儒家一众名仕对此说法,自然是愤慨居多。

    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……

    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。

    更何况现在还要诛尽孔氏一族,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。

    小说家虞蓬则不管那么多,反正他就负责拿着竹简,篆刻一些关键词。

    许尚的态度越是激进……

    虞蓬就越是喜欢。

    原因在于,虞蓬非常清楚,所谓小说流言,最重要的便是噱头。

    虞蓬不怕许尚态度强势,只怕许尚说一些官话套话。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秦廷做事也不可能模糊打太极的,连带着许尚说话也肯定更加的单刀直入,这就非常对虞蓬的脾性。

    忽的。

    人宗?冠子轻哼一声,明确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。

    不过在场更多的人……还是更为期待接下来的事情走向,究竟会发展到何方。

    台上。

    子思齐稍一思索,道:“商君曾言,民可以乐成,不可与虑始……至德者不成于俗,成大功者不谋于众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两句话表明在商君的眼中,九州臣民尽皆流于庸俗,愚不可及。”

    “秦法只需遵从君王的意志,而无需考虑臣民的需求。”

    “故:商君之法,追求法外无恩,脱离民意,实乃妥妥的独夫之法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子思齐没有一上来就为曲阜孔氏辩护什么的。

    他首先要对秦法进行定性。

    只有把秦法定为恶法,当改之!

    后续他才能为曲阜孔氏争取到最大限度的赦免。

    紧接着。

    “阁下。”

    子思齐侧首看向许尚,道:“你刚刚提到了法不容情,我想请问……秦法,当真半点不准容情吗?”

    许尚漠然:“天命极罪,何以容情?”

    许尚没有任何长篇大论。

    短短八个字。

    尽显威仪。

    “那依照阁下的意思,现今之秦法,仍属商君的独夫之法,纵然一统治世降临,秦廷却还是毫无改变。”

    子思齐深吸一口气:“对此我只想说,秦法罔顾民意,不尊礼制,注定难以让天下人信服。”

    说完。

    子思齐招了招手。

    远处迅速有两名儒家弟子,搀扶过来了一位憔悴的秃顶商人。

    众人见状有些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子思齐这是要闹哪一出?

    下一刻。

    “嘭!”

    秃顶商人应声跪地:“请诸位贵卿,为草民评理做主啊!”

    话音落罢。

    众人了然。

    这是要顺势申冤呐!

    北方席位。

    嬴政见状眉头大皱,眼下用脚趾头想……都知道这个秃顶商人肯定是子思齐精挑细选出来了。

    只为针对秦法中的八个字:法不容情,法外无恩!

    屠雎沉声道:“这个子思齐……准备的还挺齐全,看来商山四皓此番真是够尽心的啊!”

    站在屠雎的角度看待子思齐和商山四皓,统统都是乱臣贼子尔!

    留之无用!

    杀之也不可惜。

    李斯接过话茬:“这些都只是开胃菜,应该会让夫子感到有点小麻烦……却也改变不了什么大局。”

    李斯认为大秦的律法,经过历代君主的修正,已经跟最初的商君之法大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子思齐想要拎出一个案例,便要把当下的秦法,打上【独夫】的标签。

    这是非常困难的。

    不过具体也要看商山四皓的谋划准备,究竟完备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。

    扶苏:“~(?????)~”

    扶苏则是没有任何的想法,他也不担心夫子会落入下风。

    反正主打的就是认真看,认真学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。

    我们的准太子殿下,心态着实是越来越好了。

    这时。

    子思齐切入正题的道:“诸位,这个齐商名叫郑横,就在前几日临淄依律实行宵禁的时候,他的老母突发重疾……”

    “遂郑横没办法,只能深夜去找医者,他也知晓违背大秦的宵禁铁律,很可能会被当场射杀。”

    “可他秉承孝心,依旧冒险出门,然后就被巡逻秦军抓了个正着,无论他怎么解释,秦军最后还是把他逮捕到了牢狱中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还施以了严刑逼供,审问他是否属于墨家叛逆。”

    “这导致郑横的母亲受疾而亡,郑横的父亲因此气到瘫痪,全家突遭如此大变,全赖那一句……”

    “法外无恩,法不容情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子思齐搬出了一个经典案例。

    母病,子为孝,无奈违法。

    何为?

    类似的例子在后世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比如:在乡下,你的老婆心脏病突发,已经休克过去了。

    可村里有空的人都不会开车。

    只有你会开车……

    但你又喝了酒。

    怎么办?

    叫救护车?

    不说乡下那路况条件,救护车总得一来一回,必然增加老婆的危险。

    你若亲自开车送,则会违反交通法。

    喝酒不开车,开车不喝酒!

    这种时候。

    法律真能不容情吗?

    回到此刻。

    一边是亲人,一边是法律。

    古今之通译。

    人情法理。

    究竟哪个重要?

    似乎只要是个人……

    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:先救自己的至亲。

    哪怕喝酒开车违法,也不能让老婆出事。

    纵然违反宵禁会被治罪,也不能置病母于不顾。

    终于。

    “嘭!”

    道家人宗掌门?冠子桌子一拍,开口道:“人情至孝,在危机时刻,自当要大于法理……若秦法连民众最朴素的孝母之情都要阻止,我只能说……暴秦之名,名副其实!”

    ?冠子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

    态度明确到不能再明确。

    商山四皓也纷纷附和。

    ?里先生周术:“秦吏遇到这种特殊情况,却没有任何变通,只知死遵法纪办差,进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恶果……可见秦法确实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弊端。”

    绮里季:“秦法罔顾现实情况,有阻孝道,理应改制……法当容情,法必容情!”

    东园公和夏黄公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因为这才刚开场,有周术、绮里季配合?冠子就已经足够了。

    至此。

    子思齐等人的诉求也就一目了然了。

    他们要修正秦法……法当容情,法必容情。

    情,等于人情。

    人情孝道。

    即为民意。

    综上。

    子思齐等人绕了一大圈,就是为了把民意主导司法的论点,再重新拉回来。

    东道主席位。

    荀子与公羊派面面相觑了下,两人自然第一时间便搞清楚了子思齐等人的谋划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。

    十分巧妙。

    一看就是经过了精心设计。

    开局就是一个下马威。

    就问你……司法究竟应不应该容情……

    这个问题,对于荀子和公羊派来说,显然他们也得老老实实认可子思齐的论点。

    司法怎能毫不容情呢?

    那岂非真就完完全全成了君王的统治工具?

    商君的独夫之法。

    就连在儒家八派中较为激进的荀子和公羊派,也是无法认同的。

    荀子:“子思齐选了个很好的论辩切入点,也不知道是商山四皓中的哪一位替他想的。”

    公羊派:“荀师兄觉得子思齐自己想不出来?”

    荀子:“他要是能独自想出来,还有必要费尽心思的邀请商山四皓吗?”

    公羊派:“嗯!有理。”

    乐正氏:“~(?

    ′?`

    ?)~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台上。

    子思齐沉声发难完毕,开始坐等对手的反驳。

    而许尚也没有沉吟太久。

    许尚:“首先我要申明两点。”

    子思齐眉头一挑:“哦?哪两点?”

    “第一。”

    许尚竖起一根手指头:“宵禁制度从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,并且还有对应的官员:【司寤氏】,其专门带领军士负责宵禁事宜。”

    “具体的方法就是根据皓月星辰的方位,进而划分夜间时辰,维持秩序。”

    “延至孝公时期的大秦,依据商君之法,确实只准民众在白天活动。”

    “具体的相关记载,是有谒者晚间醉酒乱逛,且在遭遇秦吏之时,未曾选择止步,而是本能的逃逸……遂遭当场射杀。”

    “后由历代秦君修正宵禁之法,晚间可以行走,却需要在遇到秦吏之时,第一时间呈上自己的验、传!”

    “验、传之上,必须得表明自己拥有夜间行走的资格,有正长签字担保,尔后便是因何事,去何处,寻找何人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商君之法,确实无情。

    这是没得说的。

    最着名的当属……

    你贬低秦法,需要遭到流放。

    你称赞秦法,同样也要遭到流放。

    商君的眼中是没有平民的,只有君王。

    所以。

    商君所立的宵禁之法。

    遇秦吏若不止步,则可直接当场射杀!

    也就是你夜里遇到秦吏,不准回避,也不准跑……敢跑就得死……

    后面经过修正,宵禁之法开始不断变得完善且细致。

    反正验传是必须的,还得有担保。

    同时。

    你遇到秦吏依旧不能跑……

    “第二。”

    许尚竖起来第二根手指头:“齐地开放,只有在特定的时期才会颁布宵禁法令,遂皇帝入驻临淄之时,也都是入乡随俗的,允许民众夜间活动。”

    “是墨家有一小部分叛逆份子,胆大包天,刺王杀驾!”

    “试问!如果是前朝周天子在临淄遭遇刺杀,其会不会封锁临淄,彻查追剿三日、十日……甚至是长达数月,答案不言而喻!”

    “反观我大秦皇帝,纵然遇刺也依旧没有大锁临淄,仅仅只是实行了宵禁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有何不妥?并无不妥!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