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唐朝的草蜢 > 第217章 裤子的起源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全世界都得感谢中国人的裤子发明

    倾城依然以纱遮面,但是越是这样,越因那次不经意间露出真容的事情,导致名气越大

    六月长安科举考试,大量学子涌入平康坊,倾城的表演也引来这些学子们不务正业,纷纷前来献诗作赋以求得美人亲密

    毕竟靠着诗文上平康坊白嫖的很流行,甚至还可能倒贴

    结果搞得倾城烦不胜烦,直接出了个对子,谁对上可与喝一杯她亲自敬的酒,对不上好好看表演捧场出钱即可

    然后全部人傻了:烟锁池塘柳

    再然后长安疯了,喇叭裤也疯了

    裤子分开裆与死档的区别,这两种之间并没有技术障碍问题

    死裆也就是合档,封档的意思

    出现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:其一,远古中国天气炎热并且纺织技术不高,穿粗糙面料做成的死裆裤,会感觉很不舒服

    其二,《黄帝内经》等中医经典当中都特别强调“通”,人的气血、经脉,以及与外界的交换,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,都要畅通。依照这样的观念,认为穿死裆裤会妨碍毒气散发而损伤身体。这一点很容易理解,裤裆的确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。

    额,全身严实的情况下,那个地方确实是温度、湿度最高的部位

    这么说有点?骞?

    也就是,捂得慌,捂还是不捂着那里呢?凉快凉快?

    可不穿死裆裤,那跑出去咋办?岂不是很尴尬?

    关于这一点,有主意

    首先,开裆裤内穿,外面还穿近似于围裙的裳,并且官贵和妇女的裳随着社会发展,逐渐加长到脚面。前摆和后摆。这种穿法同时解决了散热、保暖、护腿、遮羞等问题。

    你绝对想不到跪坐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偶发的小尴尬

    另外教导女孩天热也不要把围裙提起来,小心走光的话。是出自周朝《礼记》“暑毋褰裳”。意思是告诉你天热也不要把围裙提起来

    男人穿上死裆裤,是因为打仗和劳动需要。男耕女织,而女人即便是劳动,动作幅度也不会太大,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女人干活更少,所以只穿裙子不穿死裆裤也就无所谓了

    汉朝文景之治,富足家庭多了,已经具备了采用精致面料做死裆裤的条件

    特码就赶巧了,这个时候,一个权倾朝野的大臣成了女性穿死裆裤的推手

    霍光在汉武帝、汉昭帝、汉宣帝三代为官,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从6岁嫁给汉昭帝,一直没有生育。情急之下,霍光下令宫女们都穿上封裆的“穷?”

    《疑耀》记载:“古人?皆无裆,女人所用皆有裆者,其制起自汉昭帝时上官皇后,今男女皆服之矣。”

    霍光的做法简单粗暴

    但是没卵用,最终也没有达目的,但这件事恰好赶在文化和物质条件都准备到位的时间点上,所以无意之间成为推手

    其实那就是一说,真正的原因是,皇帝荒淫不干正事,女人那裙子一撩起来,就能花差花差了。为了限制那玩意,让宫女,包括皇后妃子那些女人,穿死档裤,而且是特制的,一块一块交叉,一堆布条系上。穿上难,想解下来更难,得大半天,解错了,那就拉倒吧,全是死疙瘩。皇帝的黄瓜都捏把了那边裤子还不定脱下来。玩个屁?

    有汉朝打下的裤子改良,再加上一直穿裤装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,死裆裤就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装束。

    比如,?褶。?褶本是胡服的一种,上服褶而下服?,褶是一种短上衣。这种装束方便骑乘,所以多用来做军服。?褶在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传入中原,逐渐被汉族接受,到南北朝时已经成为流行的服装。《西河记》记载:“西河无蚕桑,妇女以外国异色锦为?褶。”

    大口裤。汉代以前,游牧民族所穿?褶,其?口较窄,被称为小口?;传入中原之后,由于天气相对较热,汉服也有宽松的传统,所以演变出大口?,官贵、百姓、军人,都有穿着

    上世纪80年代初,中国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喇叭裤。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烫一花卷头(跟于谦似的),拎一台录音机,再穿一条喇叭裤上街,尽管裤脚扫过路面会沾上很多尘土,但非常时髦。

    其实喇叭裤与南北朝时期的大口裤就是一个玩意

    大唐女人不穿裤子,可以穿骑马装,喇叭裤就是马裤的一种,都是祖先玩剩下的

    倾城老穿丝袜逛街,后边一堆纨绔子弟跟着护航,吃不到也养养眼

    纨绔子弟本来是褒义的意思,指身份地位,但是到了大唐之后就变味儿了,成了贬义

    “纨绔子弟”是个成语,与裤子有关。其中的“绔”字最初写作“?”或“裤”,后来才写成了绞丝旁的“绔”。

    《汉书·叙传》“出与王、许子弟为群,在于绮襦纨裤之间,非其好也”。班伯经常跟王、许两位皇后家里的子弟们一起玩,这些子弟们穿的都是绮襦纨裤。这是“纨绔”一词的前身。

    早期的?穿在里面,外面有裳遮挡,所以往往用低档面料制作。后来在汉朝的文景之治和丝绸之路畅通的环境下,富人消费丝绸不再是大问题,所以逐渐演变为“纨绔”,暗示用料的讲究。

    纨最早是由古齐国出产。根据《列子·周穆王》的记载,周穆王时代就有了齐纨。西周早期,姜子牙治理下的齐国,丝绸业是整个华夏最发达的。唐代诗人张籍写过一句诗:“齐纨未足时人贵,一曲菱歌敌万金。”(《酬朱庆馀》)古代丝绸论名贵,锦第一,纨其次,锦厚重,纨轻柔。

    现在这成语说的是衣着华贵的官宦子弟,不务正业

    长安的美食倾城也总是尝尝吃,毕竟关中地区的美食足够多,再加上长安城作为天下第一城,南来北往的美食汇聚于此,吃几年都吃不遍

    但是长安城里太豪爽,食物都是大盘大盆给上的,比如九大碗,小的叫九大碗,横三竖三一摆上,刹是好看。要是不够,来完整版的加四,四角再加四碗,十三大碗照样摆个花儿来,满满当当一桌子

    这倾城哪里吃的了?尝尝分给带着的随从鳞卫们吃

    倾城是一人一桌吃饭,可是吧!还有一堆狼跟着呢,不但抢着点菜送她品尝,还抢着结账。就是为了能与之同桌而食

    没办法,只能买了回去热热吃,或者干脆不吃

    夏天,山东诸州也大旱了。灾民逃难来到了长安城以求庇护

    朝廷紧急调粮送山东赈灾,同时开粥棚供养来长安的难民喜欢唐朝的草蜢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