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宦海沉浮:从教师到公仆 > 第105章 农忙时节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不管怎样,武义镇的局势在一段时间的喧闹之后,逐渐趋于稳定,这对大家也是好事。

    “大叔,你家的秧苗栽了多少成了?”

    这几天正是农忙时节,谢凌风不时出现在各村子的田间地头,今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三河村。

    “镇长您这么早就下来了?”正在田里栽秧的大叔看到镇长蹲在自家的田坎头上,当即就问候了一句,接着才回答道,“差不多一半了吧。”

    水田里仅有大叔两口子,他家的子女都外出务工了,还有一个小孙女在上小学。

    大叔姓田,之前下来调研的时候就认识了,说起来两人也算是“老熟人”了,两人聊起天来没有丝毫局促,魏鹏飞也蹲在边上,聆听领导与村民交谈。

    “田叔,过来抽支烟不?”谢凌风拿出烟盒,招呼田大叔过来歇息一下,对方与他的父母年纪差不多,甚是亲切。

    看了看正在忙碌的老伴,田大叔迟疑了一瞬,就说道:“好嘛,等下我把手上这两束栽了就过来。”

    说完,快速的躬身下去,三两下就将秧苗插在了水田里,苗子很稳,微风吹拂下,秧苗叶子微微晃动。

    大妈也认识谢凌风,当然不好阻止老伴过去抽烟。

    田叔从水田中间走出来,双手在水里洗了洗,又在衣服上擦拭干净,这才接过谢凌风递过来的烟,“嗤”的一声,谢凌风的打火机就点燃了大叔手上的烟嘴。

    田叔深吸了一口,随后一个大大的烟圈呼了出来,在他前面的虚空上盘旋,直到渐渐消失。

    连续吸了两口,田大叔这才过了一把烟瘾,“镇长,听说你老家就是风平的?家里还有人吗?”

    “呸呸呸,你个老家伙,说什么呢,人家镇长这么年轻,估计婚都没结,家里怎么会没人呢。镇长你不要和这个家伙一般见识哈。”水田里传来田婶的反驳和致歉声。

    “没事呢,田婶。”谢凌风丝毫不在意田叔的话,“我爸妈和大哥大嫂这几天也在栽秧,昨天我还打电话回去问了。”

    “老婆子就是心思多,我本来以为镇长当官了,不就把家里的父母亲戚接到外面住了嘛......,那些当官的哪个不是这样,没想到我们谢镇长却完全不一样,好得很啦。”

    田大叔解释了一下刚刚的言语,又发表了一番感叹。

    “嘿,田叔,我可是农家子哈,要不是不方便,我都想下去插几株秧苗了。

    我以前上学那会儿,栽秧打谷的时候,只要有空,都会回家帮忙的。栽秧对我那就是小意思,嘿嘿。”

    谢凌风自得的一笑,并不以自己是农家子而觉得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“镇长,你大哥大嫂没有出去打工?”

    田叔听到谢凌风说的话,好奇的问道,他家的儿子儿媳春节刚过就出去了。

    “没呢。我大哥以前也出去干了几年,后来我毕业了,家里压力小了些,加上爷爷奶奶健在,父母年纪也大了,额,可能和大叔你差不多吧,大哥就回来了,现在又有了小孩子,就没有再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那也好啊,我们要不是缺钱,孙子正在上小学,我们两个老的巴不得儿子儿媳在身边了。唉......”

    “大叔,会慢慢好起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嗯,希望如此吧。好了,镇长,你的烟也抽了,我就去忙活了哈,谢谢了!”

    田叔一支烟抽完,就准备继续栽秧大计。

    “好呢,那大叔,我就不打扰您和田婶了,再见。”

    说完,谢凌风就与田叔田婶告辞。

    随后,两人又来到另外一个小队,路上遇到村民也会聊上几句,只是大家几乎都很忙,很少有停下来与他多说几句者。

    不过只要停留几步,大哥大叔大爷之类的,谢凌风均会给他们点一支烟,随便聊上几句,主要是家长里短的。

    在另外一个小队,有一个大娘正在地里播种玉米。

    中西部地区,农忙时节,主要的农活当然是栽秧了,其次还有种玉米等其它活计。

    春耕播秋收,一年之计在于春。

    “大娘,您今年种了多少斤苞谷?”

    谢凌风两人就站在下面的机耕道上,询问稍微低一层、正在搓苞谷蛋的大娘问道(苞谷,作者老家习惯把玉米称为“苞谷”)。

    “人老了,今年只准备了两三斤种子。”大娘说完抬头一看,顿时开心的说道,“原来是凌风来啦?”

    武义镇这里的村民,一般上了六十左右的老人,看到谢凌风就喜欢称呼他的名字,以示亲近。而年纪小一些的,比如之前的王叔等,就可能会称呼职位,谢凌风均无所谓,只要大家开心就好。

    他们老家这里种植苞谷,要先准备一些土壤,用肥料等育肥、培熟,然后再搓成一个个圆形的“蛋”,俗称“苞谷蛋”,将玉米种子放在里面,再密封搓圆,放在地上,等待发芽。

    发芽长出了一段苗之后,再种植到地里面,这大大增加了种植的成活率。

    其实这与水稻秧苗在种植到水田里之前,要预先在温室大棚里培育一个道理,均是为了增加成活率。

    谢凌风老家这边种植农作物,一般是为了自给自足,供给家里人、家禽、猪等一起吃,其中稻米当然是人吃,但糠麸子、苞谷面等,却大部分是喂了家禽和猪吃,除了给国家“上粮”之外,基本上不会向外出售的。

    大娘家的情况谢凌风也多少有所了解。

    其子女现在均在外地,儿子好像是在外地工作,女儿嫁出去了,大爷前两年疾病走了,家里只余她一个六十多的老人,说起来还是挺可怜的。

    子女孙辈一般都要逢年过节,几乎是春节了,或者老人生日,才可能回来看望下,也不能说子女不孝,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上有老下有小的,均不容易。

    但大娘却很乐观,每次看到谢凌风均是乐呵呵的,有时候遇到了,甚至会邀请他到家里喝口水之类的,至于午饭,谢凌风一个年轻人肯定是不会去蹭老人家的。

    整个武义镇,不,整个平城县农村,其实大致都差不多是这种情况,年轻人要么在外面务工,要么在外地成家立业,老家这里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五十以上的老人或者小孩。

    这也是这个时期我们农村的现状。喜欢宦海沉浮:从教师到公仆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