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快穿:从建国前开始 > 第168章 逃荒路上被卖的秀才之女62

第168章 逃荒路上被卖的秀才之女62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上一世,原主父母死在了那场截杀之下,原主好不容易死里逃生走到了府城,却被踩着父母尸体活下来的大舅夫妻俩,以五斤小米的价格卖给了人伢子。

    原主一家,无论死去的还是活下来的,都没落个好下场。

    这一世,在悦然的努力下,总算是保住了一家人的性命,还顺手给原主一家报了个仇。

    初战告捷,着实令悦然松了一口气,无形中也给她增添了不少信心,不管接下来的逃荒路上还有什么等着他们,相信她都能护住一家人。

    分了粮,吃了一顿饱饭后,刘家村的队伍又重新上路了。

    队伍中还收留了寻过来的小王庄的村民,故此整支队伍在人数上不减反增,依旧显得浩浩荡荡,不好招惹。

    就这样又走了两个多月,一路上经历了土匪、瘟疫、缺水、缺粮等诸多磨难,终于来到了南边一个愿意安置流民的县城——安县。

    大家都显得很激动,可算是有地方肯收留他们了,太不容易了!

    此时,时间已经来到了八月中旬,马上就要入冬,再不安定下来,这个冬天还不知要怎么熬过去呢。

    要知道南方的冬天也是能冻死人的。

    能安置是好事,却是要把流民打散安置到各个村子里。

    对于其他三三两两结伴逃过来的流民无所谓,只要肯接受他们就行,但对于刘家村这样的举村逃荒的,就有些难以接受了。

    打散之后,一是要跟原来的乡亲分开舍不得,二是他们初来乍到,很可能会被村里的人欺负,抱团才能取暖。

    整个队伍虽然减员了三分之一,但两个村子还有两百多口人,哪个村子也不会接受人数如此众多的外来户。

    打听清楚安置流民的措施后,周里正与王村长可就犯难了。

    “鹏程,你给咱们拿个主意吧?”安县城门外,一脸为难的周里正把皮球踢给了赵秀才。

    王村长点头,“对对,赵秀才快给咱拿个主意,这都快入冬了,得让大家伙赶紧安顿下来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里正叔,那日后咱们还准备回乡吗?”赵秀才想了想,抛出了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要是将来还回去,分不分散倒无所谓,要是打算就此落户,那肯定是大家落在一个地方的好。

    确定了这一点,才能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?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周里正噎住了,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“不如先问问村里人?”赵鹏程提议。

    “行,那就问问吧。”

    这一问,也没能问出个结果,有人说要回去,也有人说不回去的,莫衷一是。

    周里正一看这样不行,于是干脆举手表决,然后少数服从多数,这才有了结果,一多半人都想就此落户。

    “行,那我去问问主管安置的官员,有没有其他办法。”赵鹏程拿着里正给的几粒碎银子就去探探口风了。

    悦然后脚就跟了过去。

    两刻钟后,父女俩就回来了,只是神情都有些古怪。

    “咋样,官爷同意咱们落在一处了吗?”周里正老远就迎上来问道,其他人也都把赵秀才父女围在了中间。

    赵鹏程如实地道:“里正叔,主管安置的那主官说,像咱们这种情况,要想落在一起就只能单独成立一个村子,正巧山脚下有片三百亩地荒地,要是咱们愿意,可以在那里自成一个村子。不但可以免除三年赋税,还会给每家十两安置银与一些粗粮。”

    成立新村,就意味着增加赋税,对于那些官员来说是乐见其成的好事。

    但开荒谈何容易,且还要在一片空地上盖房建屋,花费可不小,即便县衙给补贴,自家也要花一大笔银钱。

    甘蔗没有两头甜的,就看大家怎么取舍了。

    听到这个结果,周里正一时也难以抉择,于是又把几个话事人聚在一起商议。

    经过一路的消耗,各家手里的那点银子早都花光了,白手起家可不容易,尤其马上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了,形势比较严峻。

    然而,开完小会,又由周里正主持开了一个大会,经过举手表决,多数人还是选择在荒地上建村,至少一路上同甘共苦的乡亲们还在一起,不用被当地人排外、欺负。

    决议已定,周里正就带着村里人去办理手续。

    被衙役领着在县门口设立的集市上买了些生活用品,刘家村一众人当日就离开县城,去了那片山脚下的荒地。

    差不多走了两个时辰,才抵达了山脚,天色已经发暗了,领路的官差简单交代了里正明日记得带人去县里领救济粮,就脚步匆促地离开了。

    悦然四下看了一下,这一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要多清净有多清净,土地也不算平坦,起起伏伏,长满了低矮的灌木。

    没有时间惆怅,大家稍微愣了一下神,就开始烧火做饭,清理出一块睡觉的地方。

    几个月来,这些事大家也都做习惯了,好歹总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,夜里睡觉也不必担心被流民抢劫了。

    次日一早,周里正安排大儿子与二儿子带人给村里人搭草棚子,然后就带着三儿子与赵鹏程到县城领东西去了。

    路上,周里正说起了自己规划,“先给每家搭个草棚子住着,然后赶在入冬前盖几间屋子,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,等明年春天开完荒后,才能抽出工夫给每家盖房子。”

    还问赵鹏程,“你觉得这样行不?”

    “里正叔安排的很合理,先让大家有个住的地方,其他的就只能等明天开春再说了。”周鹏程点头。

    领回粮食后,周里正就按人头分给了每家每户,仍旧让各家自己开火,主要是大锅不够,没法吃大锅饭。

    三日后,清理掉杂草的荒地上,立起了一顶顶草棚,各家都搬进了棚子里睡觉,终于不用睡在露天了。

    悦然一家也拥有了一顶草棚,但夜里依旧睡在帐篷里,草棚可没有帐篷隔风。

    其实悦然更想劝她爹去县城租个小院先住着,等房子建好了再搬回来。

    谁知,她刚露出来一点意思,赵秀才就笑道:“过几日,天气冷了,咱们就先搬去县城里住,房子也不急着盖,既然户籍已经落在了这边,爹就打算参加明年秋帷,冬日正好定下心来温书。”

    “太好了!”悦然马上喜笑颜开,她倒没什么,主要是担心小石头在这样的环境下吃不消。

    刘惠娘有些担忧地道:“这样行吗?村里人会不会说闲话啊?”

    他们一家撇开大家离开,貌似有些不地道,周里正心里估计也不高兴。喜欢快穿:从建国前开始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