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阴谋天下秦二世 > 第二十三章 陈胜想称王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姚贾面对皇帝的问话笑了:“不会这么快,要等其自己和僚属的家眷到太原郡或者代郡后才会动作,大约还有二十日上下。李左车得代郡及太原后若要攻取霍邑图谋关中,则还应有四十日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霍邑守将是谁?”

    公子婴答道:“是北疆军裨将军,燕晋。”

    “拟诏,公子婴假司马将军,全盘统筹霍邑防守事宜。”

    胡亥对公子婴说:“皇兄这两日就执虎符和诏令前往霍邑,一会儿可先去匠营看看除了发往荥阳的,投石机的连接件还剩下多少套,一并带往霍邑。同时让匠营加紧制备,至少要在霍邑装备四十套。另外,商胜的渭南榨油场出豆油后,一半留做函谷道上的新关使用,一半也发往霍邑。”

    “臣遵诏。”公子婴行了一个正揖礼,然后说:“臣也是要向陛下奏报,荥阳传讯,投石机装置件已经收到,另商胜的渭南榨油场也从太仓拿到的豆菽,已经开始榨油。商胜还派出工匠前往敖仓,很快也会在荥阳就地榨油。”

    “善,那皇兄拟好这几个诏令后,就下去准备往霍邑吧。”

    “丞相府知道陈郡失守的事情吗?”胡亥问姚贾。

    “相去疾和尉劫均已知晓,然是否要传告朝堂各臣,说要待陛下允可。”

    “传告诸卿吧,让顿弱把消息也散到市井。”胡亥略微一想就做出了决定。

    “现在就看这个闾左陈胜,是自己称王,还是去找故楚的遗族了。”他对陈平一笑,陈平也报以会意的微笑。

    _

    陈胜端坐在陈郡郡府大堂上。

    张耳和陈馀攻击郡府时,所烧毁的只是外围的部分屋舍,大堂等主要建筑则有意保留了下来。陈胜大将军进了城,总要有一个气派的衙门。

    陈胜的左侧下手第一席案是蔡赐,第二则是周文。右侧下手第一席案空着,那是吴广的座位,空案之下第二席案坐着朱防,正在向陈胜汇报工作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,昨日攻取陈县后,到今日此时为止,已经将大将军允喏的赏赐都发下去了。”朱防有点心疼的嘬着牙花子:“只是,从靳县一路获得的金钱也只余不足两成了。”

    陈胜大度的摆摆手:“钱帛没了可以再获取,别光心疼从靳县一路带来的那些钱物,我等拿下陈郡,府库之中不是又获取了很多金钱吗?你和胡武不要显得太小气了。”

    朱防咧咧嘴,还想说点什么,此时吴广从堂外大步走了进来,环形抱拳一礼,就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陈胜也抬手回礼:“都尉,军内情况如何?”

    “大将军,昨夜昨晨大战,伤亡有五千多。不过大部分投降郡兵都愿加入张楚军,所以补充进来后整体兵力反而有所增加。郡仓内兵甲有近万具,所以现在可有两万人装备齐全。各校尉大都带人向附近县乡攻掠或招纳,想必这几日我军增加到五、六万人也不是什么难事。府库的粮秣可支十万人一载之用。大将军,这下我们可以基本安定下来了。”吴广显然比较兴奋。

    “五、六万人?都尉太保守了。”周文笑呵呵的接过话头,“据某看来,如果兵甲粮秣,尤其是粮秣能有保证的话,十几万、二十几万人,都不在话下。现在对暴秦仇恨的人可以说遍地都是,都尉只管看着,转瞬十万人完全可以期待。”

    蔡赐手抚胡须笑着:“大将军揭竿而起,暴秦在山东的统治立即就会处处破露。大将军,吾等应该好好商议一下下一步的方略,四方出击,把暴秦江山彻底摧垮。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周文颇有要摩拳擦掌的架势:“大将军还记得只是就在不到一月前曾经说过的话吗?先据一地,控制一郡乃至周边多郡,然后视手中力量兵指关中。”

    吴广接着周文的话:“当用一师雄兵,先指荥阳。即便不能夺取敖仓,也要让其被封锁而无法向秦师供应辎重。”

    陈胜哈哈大笑起来:“文公和都尉的记性都很好啊,那时某不过是酒后大言,谁能想到今日竟然真的有可施行的可能了呢?”

    说完他突然内心感慨,祸福谁知,祸福谁知啊。

    “对了,臣公、耳公和馀乃是此番夺取陈郡的最大功臣,此三位昨日仅得一见,今日文公可知其在做什么?”陈胜突然想起这几位了。

    周文一拱手:“此番夺城为内应之人,臣公出三百门客,耳公聚百名同道,战后清点,伤亡近半。臣公和耳公今日是在用大将军奖功之赐,安抚亡者家眷,并给伤者留些治伤与生活支费。”

    他话题一转:“大将军,在下认为,时不我待,趁着张楚军将秦军打得晕头转向之际,应迅速扩大所得成果,所以在下建议今日发下号令,邀各校尉和臣公等,明日立即商议下一步方略,不给暴秦以喘息之机。”

    陈胜瞥了一眼朱防,然后笑了笑:“文公太性急了,我军从大泽乡举事,这十七、八日都在不停地行军,沿途攻掠县乡,士卒们早就疲惫不堪了。且容休整数日,再定将来行止不迟。”

    一日就这么过去了,周文晨起之后,没有去郡衙见陈胜,而是来看武臣等人。一进武宅,发现张耳和陈馀也都在。

    “耳公,馀,两位真早。”周文向几位施礼,“见过臣公。”

    “文公太客套了。”武臣满面笑容的还礼,抬手请周文坐下。“耳公两位,现就暂时屈居某的陋宅中,所以自会比文公早聚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周文笑着看了张耳和陈馀一下,又问武臣:“贵属伤亡者的安置都做好了?”

    “蒙文公挂念,大将军赏赐颇重,所以安顿的很快捷。”武臣向着郡府的方向拱了拱手,“文公,昨日我等为此事忙乱一日,也未去请见大将军。不知昨日大将军有何想法,我等下一步将如何发展?”

    周文简略的把昨天郡府大堂上的情况说了说:“大将军体恤士卒劳顿也是应该的。诸位功高,想必大将军也不会亏待,且休息几日,再商行止。”

    “时辰也差不多了,文公与我等同用朝食吧,然后一起去见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“善,那就叨扰臣公了。对了,臣公可将大将军的妻室迎来否?”周文想起武臣资助陈胜妻家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昨日已经安排了家老去迎,今日午后应可抵此。某已吩咐了,入城直接送至郡府交与大将军。”

    午时,依旧武臣家。

    武臣带着苦笑抚摸着手边的一个木匣:“大将军还真慷慨,一月前某不过赠其妇千钱,今日还报十镒金,六、七十倍之。”

    陈馀带着玩笑的口吻:“大将军说过,苟富贵,毋相忘,身践其言也。”

    武臣满脸疑惑:“可是,每当我等提出后续方略,大将军必顾左右言它……难道大将军就得一郡之地而足?”

    陈馀收起嬉笑:“臣公豪气,我不如也,然臣公虽豪,却不解大将军之心矣,此闾左,欲为王。”

    武臣倏的把头转向陈馀:“何处可看出?”

    陈馀冷笑道:“说日后方略,大将军无甚兴致,然其亲信胡武来报郡府复修方式,那个军师蔡赐莫不按王宫规格教之,什么大堂不足高,当推而重筑,所以周边房舍应如何配合大堂新高度,房屋规制、屋瓦如何烧制等。说及此等事时,大将军就故意用话题引我等相谈,避免我等过于注意军师和胡武的谈话内容。某虽假作专注听大将军言,一只耳朵早就放到军师案头了。”

    张耳轻轻的摇头:“昨日即有友人悄悄告知,市井中忽然就出现了一些谣言,暴秦苛政,张楚亡之。明面上是说暴秦的苛政靠张楚军消灭,但为什么要说张楚亡之,而不说亡之张楚?”

    张楚亡之,由张楚将其灭亡。亡之张楚,张耳的意思是亡秦暴政并张大楚国。显然张耳是认为陈胜要自己称王,并以“张楚”为国号了。

    武臣默然。

    张耳叹息一声:“臣公还记得破城前某所言乎?不幸言中矣。”

    武臣很勉强的露出一个笑脸:“初见大将军时,某就为其折服,如何反秦似早有定计在心。现已实现第一步,得一郡为基本。大将军虽为闾左,却识字好读,并非普通闲民。文公当时卜筮大将军当贵,所以大将军称王也应属正常吧。既然大将军想要称王,我等不妨共助之,其愿达成,则应可谋划今后方略了。既然为王,则一郡之地也将不足其心,可藉此北进函谷,西下南阳,图荥阳,谋赵地,连葛婴所纵横之泗水、九江之地,成一广大王国也可期待了。”

    张耳拊掌:“臣公真有胸怀。”

    他面色一转而肃然:“可是臣公可想过,若闾左为王,故楚旧族又当何感受?别的不说,某闻项燕后人尚存,大将军顶项燕之名而举旗,又自立为王而不寻楚王族后人扶立,如此一来,项氏颜面何存?且闾左为王,则所归附者将尽为庶民,士子反而会被鄙视,这样的国,可久存乎?若另有豪杰于楚地反,扶立楚王后人或三闾后人为王,大将军将如何自处?以大将军闾左之身,又无士人辅佐,其目光必短浅,且会早早的就开始享乐。臣公如何考虑某不知,若某一直辅佐这样的大将军,死期不远矣。”

    武臣强撑出来的笑容消失了。

    陈馀接着张耳的话继续说:“臣公,若大将军深谋远虑,欲结更多英豪之力先倒暴秦,则当缓为王而立王族后人。待有足够实力,率先攻入关中灭秦,那时逼迫所立王族后人禅让而自立,又有何人敢违逆?若能这样,就算是闾左又有什么关系?然大将军才得一郡便飘然,目不及长远,不是能长久辅佐的人。臣公,我等当有谋划以应对才是。”

    武臣面色中还有些挣扎:“你二人既然看的明白,何不谏言大将军?若能使其翻然而悟,也是尽心辅佐之道,大将军或可感念我等忠诚而善待。”

    张耳很坚定的说:“现下大将军并未明言欲为王,欲谏亦无机会。若大将军阴使他人劝谏称王,某必当堂陈说厉害,以期消大将军之错念。此时与臣公言此,是表示某与馀,愿与臣公共进退。所以,若大将军扶立王族,我等可尽心辅保。但若大将军坚心自立,我等也需有一个应对之法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