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重生70,弥补老婆和女儿 > 第167章 内参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行,我会多问问人,争取多弄点化肥和塑料薄膜。”陈浩点头。

    田地种的东西是自家的,才舍得出力。

    就是王红梅这般喜欢偷懒的,这会儿也愿意干活了。

    “不止是化肥和塑料薄膜,还有农药,田地里不打药,全给虫子吃了,得弄些农药。”王红梅又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我记着了。”陈浩道。

    田地里的菜不打药,很容易滋生虫子,特别是包菜和豇豆,都是虫眼,没法吃。

    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的产量提升很大。

    陈明才和王红梅才走,陈自强又找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你家里有铁锹吗?借我把,我家里的不够,趁着还能瞧见,去把地整一整。”陈自强过来借铁锹。

    他一家人也要去田地里?意痢

    “队长,我家里就一把铁锹,也得去地头看看。”童倩扛着一把铁锹,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陈浩家里也分了田地!

    童倩在家里坐不住,也要去田间地头。

    村里分田到户的村民,一个个变得勤快的很,主动干活!

    “农忙过了,都这个点了,也干不了多久的活,明天再去不行?”陈浩道。

    “明天还有明天的活,除了2分自留地盖了大棚,分的地还没盖大棚,这天还没到冷的时候,不抓紧些,后面天冷了更不想干活了。”童倩道。

    红旗生产队田地里,出现了奇怪的一幕。

    集体的田地里,没什么人干活,分田到户的田地里,不少人都在干活,而且干劲十足,就是尿尿,也随便找个地方解决,半分钟就解决完了,不像以前在集体的田地里,尿个尿都得十多分钟。

    时间一晃,到了11月份。

    周天军在公社的亲戚没过来找麻烦,高考报名的时间到了。

    陈小婷顺利的报了名。

    “我报名的时候,见到有人带着娃过去的。”回来后,陈小婷跟陈浩介绍报名时的情况,“看着有三十多岁了,还有十多岁的,也报名参加高考。”

    “人很多。”

    在村里,她的话其实不多,就是跟陈浩的话很多。

    “那么热闹?我该去瞧瞧的。”童倩也在,听到陈小婷描绘的报名景象,很憧憬。

    “报名肯定不止一天,你要想去看,明天也可以过去瞅瞅。”陈浩笑着道,“你要想去,我明天跟你一起过去。”

    省里高考的报名时间,公社已经让大队的干部传达了下来,从10号到18号,连着有9天,都可以报名。

    这也是最特别的一届高考,年龄小的只有十几岁,大的三十多岁,40后,50后,60后,一起考试。

    有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试,还有夫妻一起考试,甚至还有父母和子女一起考试的。

    “算了,我就是说说,真去了,看到那热闹的景象,自己又没报考,心里肯定不舒服。”童倩摇头。

    “还是在家把地里的大棚盖了,不去凑那个热闹了。”

    很多人报名参加高考,其实就是凑个数。

    特别是像童倩这样,早早插队下乡,放下书本,又结婚生子的,真要报名了,其实也就是凑个热闹。

    “什么时候正式考试,那天我和你小倩姐送你去。”陈浩道。

    “还有一个月呢,12月6号到7号,2天的时间,报外语专业的,8号上午还有一门考试。”陈小婷道。

    “考场就在公社中学教室,离着也不远,我一个人能行。”

    12月份,省内正是冷的时候,这个时候高考其实是会影响发挥的,但对比于提振信心,恢复高考的热情而言,这点缺陷就显得微不足道了。

    在压抑的政治氛围中,太多的人青春被毁掉了,冬天里的高考不仅没让这些人感受到冷冽,反而如同一团火,让这些人心里火热火热的。

    陈小婷就激动的很。

    “那天卡车要是在县里,就开回来,开车送小婷去公社,万一天气不好,走过去耽误事,这么冷的天,写字都不好写。”童倩跟陈浩道。

    “行,我知道。”陈浩点头。

    屋子外头,传来杨治平的声音,“陈浩,在家不?”

    “你俩聊着,我出去下。”陈浩打开门。

    杨治平在自家门口,他身边还跟着一个人,是个陌生的面孔,但看举止,多半也是个干部。

    “杨大队长,这位同志是?”陈浩走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这是公社政治工作组的刘怀德主任。”杨治平介绍道,“我写的关于分田到户的文章,让刘主任帮着看了看,他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,打算送到内参上发表。”

    内参!

    陈浩多看了刘怀德好几眼。

    内参说白了,就是给领导看的,分为内参片,还有内参文件等,为的是让领导干部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,好作为参考,对政策进行调整。

    一些保密程度高的内参,只有最高级别的领导才可以看到。

    走内参,比刊登在公开的报纸杂志上,更容易惹人注意,更容易得到领导的关注,很容易就此改变一项国策!

    “真要能走内参,分田到户的举措肯定能得到领导更多的关注,让领导知道老百姓内心的真实想法,看到分田到户的积极作用。”陈浩道。

    “走的内参也不算多么高级,就是光明日报的《情况反映》,我恰好认识这家报社的一个领导,跟他联系,让他帮着刊登些关于分田到户的文章,没多大问题,但至于会不会被领导关注,乃至采取一些举措,这个不敢保证。”刘怀德道。

    他很谦虚。

    可作为公社的领导干部,能在光明日报这种级别的报社有关系,有人脉,可以将偏远小县里,一个公社下面的大队的情况,刊登到报社办的内参文件上。

    这能量是一点都不小!

    别说公社了,就是县里,市里的领导,大部分也办不到。

    刘怀德有后台,到公社任职,可能只是父辈遭遇了政治危机,牵累到他,等父辈平反,仕途肯定不止在公社。

    对普通老百姓而言,公社干部是天,是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,可对刘怀德这类人而言,公社干部类似于发配,属于家庭重大变故。

    “有走内参的途径,被关注的概率就大,只要分田到户真的有用,肯定会走这条路。”陈浩道。

    他看着刘怀德,“刘主任,我带你到分田到户的田地里走一走,看一看?”喜欢重生70,弥补老婆和女儿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