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日记:系统 > 第342章 重生不长智商2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342重生不长智商2

    关键是顶班就顶班吧,鸿钧还不干人事,他居然把我的所有的能力全都关闭了,当然这个不是因为他法力比我高,而纯粹是因为他是天道代言人,这是一个制度型的约束。

    现在,我还保留的能力还有三个,第一就是练气士自带的危险警觉,只要是修仙者或者练气士,都有这个本能,本能,关不了。第二是盘古大神给我的辨识周天之眼,这个是盘古大神给的,鸿钧他管不了。

    第三就是还记得我手里有一个农场系统吗,那玩意并不是一个系统,准确点说是系统残骸,那玩意,鸿钧没关,估计是怕我活不过这个便宜儿子,这个农场系统可不一般,毕竟是经历过洪荒洗礼的,虽然我从洪荒回来之后,这个空间又退化了不少,但是那些在洪荒培育的东西都还在呢。

    别的全都关了,哪怕是我起步时,我的系统给我弄来的六甲奇门我都没有了。但是,里面望气,看相,看风水的功能,都可以被辨识周天之眼完美替代,但是操控小鬼我就做不到了。

    我这个身体,叫孙莲,便宜儿子叫王秋望,还有个女儿,叫王秋芸。准前夫是个包工头,赶上了大基建浪潮,成了先富起来的那一批。先富起来了,第一件事,就是先和把他养大的农村切割开,第二件事就是和他农村媳妇离婚,我就是那个下堂妇。不过也不算下堂,这个里面的事情很复杂。

    简单介绍一下人物把,我这个身体叫孙莲,两个孩子,大的就是这一次的主角,叫王秋望,带了一个系统,但是现在我还没弄清楚是个什么系统。女儿是全新复制的,叫王秋芸。准前夫叫王连军,我们这一家的故事,就是在这里开始的。

    先介绍王连军,他兄弟四个,老大,王连营,老二,王连团,老三,王连师,老四王连军。他爹这么起名字,本来为的是求步步高升,但是一辈子也没有农村,连正经的军人都没有见过。王连军,六六年生人,今年三十岁,从小就是个混子,他小的时候,还有生产队呢,他都没下过一次地,挣过一个工分。

    分了地之后也基本都靠他父母养他,连往地头送水都不干,关键是,这个王连军还是个败家子,喜欢赌两把,他妈爸挣得还不够他糟蹋的呢,所以很长时间,都是他爸妈剥削他三个哥哥,来养他。东北这个地方,思想是比较解放的,他三个哥哥对此怨念很大,最后,直接闹到了分家的地步,而且人家宁可净身出户,也不愿意以后多这么一个累赘。

    一直到八五年,他爹妈也觉得这么让他混下去也不是个事,最起码得给他找个营生吧,就想送他进城当工人去。但是八五年,城里那么多回来的知青还没有处理呢,怎么可能有工作给他,或者说有工作,但是不能白给。可是老两口,哪里有钱啊,还不是得去找三个大的要钱。这一次事情彻底闹大了,人家三个大的也不是傻子,知道这一次要是答应了他们,这辈子就没完了,说不定以后他们的孩子也得孝顺他这个叔叔。

    所以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坚持到底,可是王老头,想要借钱,都没处借去,谁不知道他家是个无底洞啊。王老婆子就一直在家里闹,弄的三家人不得安宁,最后没办法,村里,镇里,派出所,三方下来协调问题,最后才用了养老金买断制。兄弟三个,合资把王连军找工作的钱出了,以后四家人就桥归桥,路归路,从此井水不犯河水,以后养老问题,兄弟三个也不用管了。只要死了过来哭灵就行,口说无凭,立字为证,签字,摁手印,盖章,多方见证人一家一份,这件事就算是解决了。

    但是是多少钱呢,六千块,这是比大钱啊,要知道八五年,冰城的工人人年均工资也才一千三左右,一个月才一百多点,这是所有工人和行政人员平均,不带农民和无业人士的,五年工资换一个工作,这个价格可不便宜。想要一个农村家庭拿出两千块钱来,难度大到离谱,但是他们为了能摆脱这坑人的爹妈和弟弟,可以说,把能借的都借了,才凑出来这么大一笔钱,把人打发了。

    但是兄弟三个也不是喜欢欠钱的主,经过这件事之后,哥仨合作,出去开了一个小餐馆,偷着干,就一个好处,不要粮票,哪怕是贵一点,生意也不错。毕竟有不少偷着回城的人,是没有定量的,或者说一些跟着知青回城的人,也没有定量。很快就把债务还清了,但是在村子里,依然保持欠了一屁股债的状态。

    再说回王连军,人家给他找了一个建筑公司的工作,开塔吊,上班之后,他居然把赌给戒了,倒不是浪子回头金不换,而是他迷上了另一个风险更大的事情,做生意,这个时候虽然说已经改开了,但是个体户还是仅限于无业青年,他这种的并不符合政策,关键是他玩的还是风险最大的一个行业,倒卖粮食。

    现在虽然说是,交够国家的,留足集体的,剩下的都是自己的,实际上,在东北,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大,大部分人还会选择出售粮食,而买方,也只能是粮局,但是在销售端,采用的是双轨制。计划内和计划外完全是两个概念。开饭店,不要票卖点吃的,尚且属于灰色地带,但是,直接倒卖粮食,那是纯纯的投机倒把,抓住罪名就轻不了。

    王连军就是通过倒卖粮食发了家,然后娶了媳妇,也就是我的前身。一直到九十年代,粮食管控放开,这个地方的利润没有了,但是他发现了另一个利润增长点,那就是建筑行业,他有本钱,敢闯敢干,从老家拉人出来,组成农民工团队,开始承接一些工程,这个时候对资质啥的管的也松,他给原公司交一笔钱,甚至都可以借用原公司的资质,他也正式开启了滚雪球,去年,也就是九五年,还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,在省城买了房子,甚至还买了一辆大切。喜欢日记:系统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