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重生太子,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> 第240章 奇策筑固堤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第

    240章

    奇策筑固堤

    淮河河畔,水波荡漾,

    可那浑浊的河水与岸边堆积如山的淤泥,

    却如一块巨石,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头。

    有了水泥这一神奇发明,淮河河堤工程的材料难题虽已迎刃而解,

    可眼前这淤泥,又成了横亘在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    太子身着一袭朴素的布袍,头戴一顶普通斗笠,站在河边。

    他身姿挺拔,目光坚定地望着浑浊的河水与那厚厚的淤泥,剑眉微蹙,陷入沉思。

    只见他大手一挥,高声下令:

    “将这河道的淤泥,全部给我挖出来,摊在岸边!”

    声音洪亮,在河畔久久回荡。

    官兵们身着铠甲,手持铁锹,百姓们则穿着破旧衣衫,扛着自家的农具,

    听到太子的命令,虽满心疑惑,却也只能遵从。

    一时间,工地上铁锹飞舞,人来人往。官兵们干劲十足,一锹下去,便能铲起一大块淤泥;

    百姓们也不甘示弱,虽力气不如官兵,但胜在人数众多。

    河道里的淤泥被一锹锹挖出,在岸边渐渐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。

    淮河沿岸,芦苇荡郁郁葱葱,微风拂过,芦苇摇曳生姿,发出沙沙的声响,似在低声诉说着什么。

    太子此前便未雨绸缪,买了许多鸭苗子。

    经过两个月精心饲养,鸭群已壮大不少,小鸭子们也陆续孵化出来。

    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,在芦苇荡里欢快地叫着,仿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。

    当淤泥堆积完毕,太子再次大手一挥,只见将士们打开围网,将铺天盖地的鸭子如潮水般赶向淤泥堆。

    这些鸭子们像是得到了指令,欢快地叫着,一头扎进淤泥里。

    它们用扁扁的嘴巴,尽情啄食着其中的蚯蚓和虫卵。

    原来,太子深知蝗虫喜爱在这种阴暗潮湿的泥土里产卵,

    养鸭子不仅能解决来年蝗灾的隐患,还能带来诸多好处,可谓一举多得。

    每日清晨,天色微亮,民工的孩子们便穿梭在鸭群中,将鸭子产下的鸭蛋收集起来。

    每收集一百个可以到账房那里换一颗糖。

    这些鸭蛋,个个圆润饱满。

    太子命人将其做成咸鸭蛋,腌制好的咸鸭蛋,放在阳光下,仿佛能看到里面流油的蛋黄。

    打开一个,香气扑鼻,让人垂涎欲滴。

    鸭子死后,绒毛被收集起来,制成了暖和的羽绒服。

    这些羽绒服,穿在身上,轻柔又保暖。

    鸭肉则被加工成烤鸭、卤鸭。

    虽说这鸭肉肉质稍差,但经过大厨们的精心烹制,却别有一番风味。

    将士们吃着这些美食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

    这些美食优先供应给了军队,不仅满足了自己这边的需求,太子还不忘给老三那边送去。

    一时间,西军将士们身着羽绒服,在寒冷的冬日里热出了汗。

    早餐时,白粥配着咸鸭蛋,清爽可口;

    中午,烤鸭上桌,鸭皮一口下去爆汁,香气四溢;

    晚上,卤鸭的味道也是一绝。

    西军将士们感慨万千,纷纷说道:

    “以前在西边,过的都是啥苦日子。再看看现在,简直是神仙日子。

    现在给个西军那边将军都不换。

    能遇到太子,真是我们的福气!”

    他们一边吃着,一边闲聊,对太子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淤泥经过太阳的暴晒,变得干燥。

    太子又让人撒上石灰,众人皆不解其意,太子也不解释,到时候自然知晓。

    淤泥被清理出来,接下来打桩工作开始了。

    工人们将做好凝固的水泥桩打入河堤底部,每一根桩都打得坚实牢固。

    江大人站在一旁,看着这一切,心中满是震撼。

    他身着官袍,双手背在身后,眉头时而紧皱,时而舒展。

    他心想:“以往修筑河堤,全靠人力搬运,费时费力不说,还时常发生意外。

    如今太子发明了龙门架和滑轮,一个人就能轻松提起万吨巨石,大大减轻了工作量。

    要是早点遇到太子,以前每次徭役修河堤,就不用那么多民夫冤死了。

    搬运过程中,绳子断裂、重物翻倒,砸伤砸死民夫的悲剧数不胜数。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江大人不禁摇头叹息。

    百姓们看着太子的种种奇思妙想,对他敬若神明。

    他们望着太子忙碌的身影,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。

    自那之后,工地的建设愈发顺利。

    江大人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,将混凝土的使用安排得井井有条。

    百姓们得知有如此神奇且廉价的材料,干活的劲头更足了。

    每日,工地上都回荡着百姓们的欢声笑语与劳作的号子声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,河堤在众人的努力下,一点点增高、变坚固。

    而太子的名声,也在百姓中口口相传。

    经过半个月的快速赶工,河堤已经高达

    20

    米下载上一章

    ←

    章节列表

    →

    下一页加入书签

    江大人站在河堤下,望着即将完工的河堤,心情澎湃。

    他身着官袍,衣袂飘飘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

    他满心欢喜地找到太子,兴奋地汇报: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这河堤如今已颇具规模,实在是大功告成啊!”

    太子却神色平静,目光坚定地说道:

    “江大人,20

    米太低了,这河堤必须建到

    50

    米。”

    太子的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
    江大人一听,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疑惑与担忧。

    他眉头紧皱,眼中满是不解,说道: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这河堤20

    米的高度也足以抵御一般洪水,实在没必要再建高了。

    如此高的标准,百年都难遇一次洪水,白白浪费钱财。

    况且,这

    1000

    万两如今已经快要见底了。”

    江大人一边说着,一边用手比划着,试图让太子改变主意。

    太子心中清楚,虽具体时间记不太清,

    但就是这两年左右,淮河将会爆发一次百年难得一遇的洪水,

    水位最高将把码头的

    40

    米高定华亭都淹没。

    此次洪水造成淮河两岸四省死伤无数,造成近百万流民无家可归。

    之后又爆出了蝗灾、瘟疫,最后百姓造反。

    加上东山府贼人作乱,朝廷顾上顾不了下,内忧外患

    最终动摇了幽国统治的根基,最后被大武国趁虚而入。

    他深知,若不根治,日后必将危及更多人的性命。

    于是,他顶住各方压力,毅然决然地坚持按百年一遇的标准,将防洪高度定在

    50

    米以上。

    “太子,这钱银怎么办?如今资金短缺,实在难以支撑继续加高河堤啊。”

    江大人焦急地问道,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
    “你不用操心,钱我来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太子神色从容,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
    他微微仰头,目光望向远方,似乎已经看到了那坚固的

    50

    米高河堤。

    这一决定,在大家看来,简直是

    小题大做,更是一意孤行

    众人纷纷议论:“如此高的标准,不会是为了政绩,博取名声吧?

    怕是百年都碰不到一回洪水,纯属浪费钱财!”

    一时间,质疑声又如潮水般涌来。

    面对这些质疑,太子仿若未闻,毅然决然地推进着工程。喜欢重生太子,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