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重生七八: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 > 第114章 飞蛾扑火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段成君带着苏豫简单制作的一个捕蝶网,来到了驻扎在附近五公里外的一个陆军野战团。

    在知道了段成君的来意,并获得了上级的授权后,该团被命令全员出动,在夜间去万亩棉花地协助扑杀棉铃虫。

    战士们按照那个捕蝶网的模样,将自己的蚊帐剪开,缝制出大号的捕蝶网,战士们人人都会针线活,这都不算事。

    比较麻烦的是给这几百上千个高压汞灯供电的线路,好在野战团有比较足的野外发电设备可以作为补充电源,另外通过协调,又迅速从别处调集需要用到的电线电缆等物资。

    下午四点左右,一千余只高压汞灯也按时送达,人手充足的情况下,接线架灯的速度也很快。

    千亩平原上的棉花地中,战士们和周围大队的队员们,在苏豫的总指挥下,竖起了一杆杆的照明灯,每个照明灯边都安排了两到三人,且人手一个捕蝶网。

    夜色降临,等天完全黑透后。

    苏豫先让最接近自己的十亩地打开了高压汞灯,一时间,十亩地被照得一片雪亮。

    如果你不了解高压汞灯是什么的话,想象一下路灯就行,过去的路灯很多用的就是高压汞灯。

    不多一会,无数的虫子呼啦啦开始从棉花地里飞了出来,真得就像飞蛾扑火一般,向着那十盏高压汞灯的光源扑去。

    苏豫立刻让大家挥舞着巨大的捕蝶网,在高压汞灯的光源附近不断来回摆动,不多时,就兜满了一大兜虫子。

    然后旁边有人迅速的挖坑,将网兜里的虫子翻转出来,填土掩埋。

    按理最好是放火烧掉,但人手不够,加上棉花地里放火也不安全,只能先埋了再说。

    等这一批人操作熟练了以后,苏豫命令打开接下去的十亩地,先前十亩地的熟手开始帮助和教导后面十亩地的人如何捕捉和填埋。

    就这样十亩地、二十亩地、四十亩地,一路传递下去,直到整个千亩棉花地被高压汞灯照亮成白昼一般。

    诱捕棉铃虫一直持续到了半夜十二点,直到空中几乎看不到什么飞行的虫子。

    苏豫宣布,“今晚灭杀棉铃虫的行动,大获成功!”

    人们欢呼雀跃,不管怎么说,这也是人与自然的一场特殊的战斗,人们保住了这千亩棉花的胜利成果。

    齐老和几位专家组的成员也一直在现场参与,他们怎么也没想到,用这种高压汞灯诱捕棉铃虫的效果会这么好。

    “简单、实用、无害,好办法啊,苏豫这个小伙子确实有一套,这个办法太值得推广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小面积的棉花地操作起来更是方便,只要勤快些诱捕,对棉花的生长影响应该会控制得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棉铃虫不光是棉花上有,对其它农作物的危害也不小,这种方法具备范围推广的意义。”

    一群专家七嘴八舌,积极评价,除了王申礼闷闷不乐,本想踩苏豫和罗广毅一脚的,谁知道这小子后台这么硬,现在尴尬的却是自己。

    苏豫找到苏琼芳,对她说道,“明天和后天清晨,用低浓度的敌杀死将老品种的棉花再喷洒一遍,基本上能杜绝二代棉铃虫的孵化了。”

    苏琼芳点头道,“明白,我会安排下去,新品种棉花那边真得不需要喷洒农药吗?”

    苏豫呵呵笑道,“苏教授,相信我,新品种棉花地里真不用打农药!你明天白天可以去查看一下,保证那棉花地里死了一地的棉铃虫。”

    旁边一群专家都竖着耳朵在仔细听他们两人对话,心中更是惊骇,当真新品种的棉花具备杀虫的基因,这也太逆天了吧?

    齐老实在心痒难熬,开口问道,“苏豫教授,不知道这新品种的棉花是谁培育出来的?如何能做到植物的基因里居然能带上杀虫的功能?那岂不是说其它农作物也都可以自带杀虫基因?”

    苏豫摇摇头,“齐老,不好意思哈,谁培育出来的,您可以去问一下丁部长,如果他告诉你的话,那就没问题。不过,您后面的问题,我可以回答您,确实如此,但不是所有的都可以。”

    齐老也知道这是保密的事,只能苦笑着点点头,不过看苏琼芳的眼神,似乎......

    苏豫将高压汞灯全部交给了那个野战团,同时悄悄地给团长看了自己的特殊证件。

    他希望野战团今后几天,能再抽出一点时间,将周边的棉花地,都像今天晚上这样清理一遍,以防止棉铃虫的扩散。

    团长欣然领命,当然,随后段成君还会协调他的上级给野战团正式下达一个命令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苏豫陪着苏琼芳一起查看了新品种棉花的生长情况,一众教授当然都跟在后面。

    果然新品种棉花的田地里,密密麻麻铺满了一地的棉铃虫成虫。

    抽样查看了几株,居然在植株上连虫卵都没有发现一个。

    这一下,齐老等人是真得震惊了,眼见为实,这就不存在什么相信不相信的事了

    ,事实就摆在眼前。

    苏豫又查看了棉花的生长情况,“花铃期一定要保证水量,否则也会对最终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。”

    他测了一下土壤的湿度,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个公式,撕下那张纸,递给了苏琼芳。

    “苏教授,你按照这个公式计算浇水量就行,早晚各一次,坚持二十天,产量最少能增加一成!”

    苏琼芳以前觉得苏豫也许就是个天才少年,但是现在对苏豫的定义已经是一位顶尖的农业科学家了,已经完全超越了专家教授的层次了。

    因为苏豫展现出来的都是顶尖的,甚至是超出她认知以外的知识储备。

    做完这一切,耳边也传来了“小苏同学”的系统通知,“完成控制棉铃虫灾害任务,奖励一次抽奖机会。”

    苏豫开心地咧嘴一笑,既然系统认可任务完成,说明这次棉铃虫虫害没有形成大面积扩散,那么自己这一次的工作就结束了,可以打道回府了。

    于是苏豫向苏琼芳和齐老等人告辞离开。

    上车后,他好奇地问罗教授,“老罗同志,那个齐老怎么总是挤兑你呢?你们以前是有什么过节吗?”

    罗教授骄傲地昂了昂头,“那个姓齐的老家伙,是我和郑老师的学长,以前这不是追求郑老师没追求到么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!原来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苏豫和段成君笑的肚子都痛,两个老头居然是情敌,怪不得那个齐老看罗教授眼睛不是眼睛,鼻子不是鼻子的。

    一路欢声笑语!喜欢重生七八: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