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大明:顶级带货,朱元璋乐疯了 > 第52章 夭寿了,陛下被鬼怪附体了!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两大政策?”

    朱标缓缓放下手中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不解的问道。

    朱元璋点了点头,不露痕迹的合上明史,往旁边的柜子放去,完事后还用小锁给锁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书,除了自己,不能给任何人看……

    至少现在不能!

    朱元璋指了指案牍上那本《科学种植水稻技术》,道:“上次咱不是给你提过,准备成立一个研究院吗?”

    “昨宿看了这书,咱才发现,农业种植是一门大学问,不亚于儒家学术的大学问!”

    “之前,其实咱对那黄小子说的一亩收七八石粮食,还抱有一两分怀疑,现在看来,那黄小子没说假话!这书里面记录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咱们根据上面的步骤来种植,只需要短短几年,咱们大明将不会再缺粮食!”

    “所以,咱们要尽快成立研究院,招募天下农事方面的好手,让他们尽快学会这些种植技术,再传播到大明各处去。”

    相较于老朱,此时朱标脑子已成浆糊。

    想了一晚上都没想通,为什么地球是圆的,也没想通所谓的“引力”是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朱标起初还看得津津有味,感觉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直到他看到,书上写着,人类脚下的土地被叫地球,而地球是一个球体。

    朱标根本不相信,自古就是“天圆地方”的说法,大地怎么可能是一个球体。

    如果真是球体,人类生活在其表面上,那么下面的人不会掉下去吗?

    自己刚有这疑问,就看到书上说人类之所以不会掉入太空,是因为地球有引力。

    这引力能把人跟物体牢牢的吸附在地球表面。

    朱标觉得是在扯淡。

    自己能跳能跑,走路也不费劲,根本就感受不到什么引力的存在。

    那东西又不是铁链,怎么可能把人给牢牢的拴住。

    不过,这书提出的许多问题,好多自己都没听过,要不是看后面的注解,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答案是什么。

    这书开拓眼界不错,正好拿去给雄英去学习。

    老朱见朱标看着手中书的封面愣神,出声询问:“标儿,你咋了?”

    “没,没怎么。”朱标揉了一下眼睛,不解的问道:“爹,你说咱们生活的陆地,真的是个球体吗?”

    “球体?什么球体?”

    朱元璋被朱标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给问住了。

    朱标扬起手中的书,解释道:“这书上说咱们脚下的陆地叫地球,这地球是圆的,咱们一直生活在地球的表面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乱七八糟的?你拿给咱看看!”

    说着老朱一把夺过朱标的手中的书,还没来得及翻看,门外吴吉祥的声音又传了进来:“陛下,马上到卯时了,该上朝了!”

    老朱看了一眼窗外,忍住心中的好奇,放下书本:“走吧,咱们先去上朝,这书放在御书房又不会丢,慢慢看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说完,两人出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来到奉天殿时,朝臣早已站定。

    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朱标坐在下方的案桌前。

    “拜见陛下!”

    众人跪拜。

    “众卿家平身。”朱元璋看着下方的众人开口道:“今日朝会之事交于太子处理,朕过来是有两个事情宣布。”

    下方一干人闻言,心中直突突。

    来了,又来了!

    上次陛下强硬宣布两大政策才过去不到半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那什么摊丁入亩的政策才拟定完善,发下去不到三日。

    今天又要玩这一出?

    陛下,您现在有什么事都不跟朝臣商议了吗?

    再这样独断专行,史书除了记载您是暴君以外,还会把您写成昏君哦!

    老朱才不去管臣子们的心里活动及感受,直接开口道:“朕打算成立一个新的部门,名字就叫大明研究院。”

    “院下设有:农部、匠部、冶炼部、商业部、以及武具部,共五部!”

    朱元璋话刚说完,人群中一道身影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敢问陛下,这农部可与现在的户部相似?”

    说话的正是户部尚书杨思义。

    “杨爱卿问得好。”朱元璋点了点头,道:“研究院里面的农部只负责农业方面的事情,比如研究怎么提高水稻冬麦的产量,研究怎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等等,并且农部人员并无实权,也不用参加朝政,只负责农作物的研究。”

    “其他部门也类似,众爱卿听明白了吗?”

    众人听闻老朱的解释,心中稍稍的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刚才真被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五府六部,在洪武元年就确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现在陛下突然提出要增加一个什么研究院,并且院下同样设有五部。

    对于各部门的领头羊尚书来说,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    毕竟,谁愿意把手中权力分出去?

    还好,只是一个虚职部门。

    那农部负责农业方面的事……

    匠部是不是负责车马牛农具等方面?

    冶炼部跟武具部大家还能理解,无非就是锻造跟武器方面的。

    只是,这商业部……

    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啊。

    重农抑商,是老朱明文规定过的,还有律法条例。

    现在弄出这商业部,又是作甚?

    当然,从内心上说,在场哪个大臣不希望陛下鼓励商业的发展?

    商业繁荣,就表示钱多……

    钱多……

    剩下的,大家都懂!

    似乎看出了众人心中所想,朱元璋开口道:“朕来说说这商业部!”

    “从商周开始,商人就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。”

    “有人的地方,就需要各种生活用品,而这些东西,有的能自给自足,有的则需要通过交易,才能获得所需。”

    “同样,大明离不开商人,虽然朕痛恨这些人通过投机取巧就能赚取大量钱财。”

    “但,朕知道,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,大明百姓才能买到更好更丰富的东西,生活才会变得更好!”

    “所以,一味的打压,对大明及百姓,都无益处。”

    “与其让这些商人甘愿冒着触犯律法的风险从商,还不如放开商业政策,让他们大胆的去经商!”

    “朕想要的大明,是一个能让百姓吃饱饭,穿暖衣,生活富足的大明!”

    众人听完老朱慷慨激昂的演讲后,全部露出疑惑之色。

    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。

    洪武三年,朝廷就颁布的《大明律》中就有对商人实施了一系列的严格政策。

    出门需要路引,商人运输货物需要缴纳“过关税”,商品卖出去后还要交税三十取一,另商人还需缴纳什么车马税,入城税,货物流通税等等。

    不仅税多,对生产的商人更是严格,商品质量必须按照朝廷定制的条例来生产,一点点没达标就重罚!

    说来说去,这些政策都是为了抑制商业的发展。

    限制商人数量,让更多的人回归到田地间。

    现在陛下居然说要放开商业政策??

    这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陛下吗?

    陛下……

    确定不是被鬼怪附体了?喜欢大明:顶级带货,朱元璋乐疯了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