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> 第132章 俺和弟弟去上学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这是1963年了,大暑刚过,我和爷爷去北大岗小开荒地铲菜刚到家,坐在屋檐下喝水说话呢,从俺家东院杖子空过来几个人,俺家东院是老边家,来的人是边小二领着,小二领着的是三个人,一个男的,两个女的。边小二一过来,就指着俺爷爷说,这是我马爷爷,他家孩子多,你们问吧。

    边小二指着俺爷,俺爷不知道是啥事。俺爷爷说来,天热喝说吧?来的三个人笑了,走在前面的一个女的说,爷爷,你何谁呢?爷爷说喝水,这天热,就得喝水呀。

    “爷爷给你说个事儿。”

    “说事儿?说呗。”

    “爷爷,我们是老师,这不是又要开学了吗?我们几个老师下来,到各家看看,搞一下新生登记。”

    “要开学了,这是几月几号了?”

    “几号了,爷爷,今天是7月26号了,这不就要到月末7月31号了吗?还有5天了?8月1号,我们就要开学了。”

    “啊,你们要开学了?”

    “对,8月1号,我们就开学了。所以说我们今个就下来搞一下新生登记。爷爷,你看咱家有几个能上小学一年级的啊?”

    “上一年级的,啊,那这个,这个算一个吧。”俺爷爷说着就指着我。

    “算一个儿。这个怎么算一个呀,爷爷,你这个孙子几岁了?”

    “怎么算一个?几岁了?我给你说呀,这个岁数够,这个去年去你们学校上学了。去年是62年吧?去年你们学校大概也是这个时候,说是要开学了,也是来搞新生登记的,是王向礼老师来的,来也是几个老师一起来的,来了给登上记了,在开学的时候也去了,怎么去了,你们学校搞的是什么复试班,复试班怎么还分上下午,整天。没用上几天,就给这个孩子班弄懵了。后来,也赶上这个孩子长了几个疮,这就请假了,这假请的,一请就到现在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,爷爷,你说这个,我就登记上了,叫啥名了?”

    “啥名?大号叫

    马家军。”

    “马家军,好,这个名字好。那还有吗?爷爷?”

    “有啊,马家军排行是老三,还有一个老四呢。”

    “老四,老四叫什么?爷爷?”

    “老四叫马家民。”我说道。

    “老四叫马家民,登记上,咱给登记上。马家军,马家民,军民团结一家人。这两个名字起的好啊。爷爷,我给你的孙子登记上了,8月1号就开学了,就叫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去,我叫他们去。哎,有一点呀,我要给你们说呀?这个复试班呀?要是学校教室不够,老师短缺,那是没有办法呀,不过这个一年级呀,最好不要弄成复试班,也不要分上下午,最好是上整天。实在不行,就给这一年级上四天课五天课。剩下那一天,就给别的班级呗。”

    “哎,爷爷,说的这个办法也行啊?还挺新颖。”

    时间过的快,转眼间8月1号了,早上俺娘早早的就喊上了,孩子孩子,三孩子,四孩子快起来呀,今个不是8月1号了吗,你们今个不得去学校上学了吗?

    “啊,上学,娘,到8月1号了吗?”

    “到8月1号了吗?到了,三孩子,四孩子,你们不会去看日历牌吗?今天是星期四,农历六月十二,建军节。”

    “啊,好啊,建军节,好日子。四弟,快起来,今天咱俩要上学去了。等着咱长大了,咱要当兵去,我是一个兵,来自老百姓,打败日本狗强盗,消灭蒋匪军”

    “哎呀,三哥,俺三哥行啊?会唱啊?”

    “会唱?那西院,老崔二哥,去年还上学校教我们一首歌呢,雄赳赳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。”

    “哎哎哎,别唱别唱,怎么的了,我叫你们起来,你们不赶快点起来,怎么还在被窝子唱上了?”

    “啊,起起起,俺娘高兴了。我今天又是学生了。连我四弟都是学生了?

    “学生?去年你都去了,你到那儿,上了几天你啥不会?你还说呢?”

    “哎呀,老娘?去年我啥不会,那不是那么回事吗?咱到这东北,我也没出过屋门,你不叫我出门,怕叫东北小野孩子揍了。等着我上学去了,老师讲课我听不懂。不是道老师说的是啥玩应。今年这回上学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好了,三哥说的对。去年三哥不上学了,我们去挖菜,去北边大泡子洗澡,捞鱼,窜蛤蟆,我们干啥都和这东北的小孩在一起。这回,他们说啥我也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“明白好,去上学,就得学明白。我给你们哥俩说,你俩,起来,吃口饭,吃完饭,赶快喂鸭子喂鹅,再去摸摸鸡,看几个有蛋的?你们上学买本子啥的了,还得指望着几个鸡下蛋卖钱呢?”

    我们到学校了。学校的操场学校的房,五间土草房在中央。我和弟弟到学校了,学校教室门口有人喊着,新生到屋,一年级新生到这屋。我们来的屡屡行行,四五十小孩,都是小土孩子,说小土孩,那是一点不假,有的手里还拿着泥蛋玩呢,

    还有很多不洗脸的,穿着大人衣裳大人鞋的就来了;还有光脚的。我和弟弟这回是穿鞋了,穿的鞋也不怎么的。

    “同学们?今天咱们新生,一年级新生就是正式开学了。我给同学们讲一下,还是那句老话,咱们学校的条件不好。不好是不好,不过,学校对咱们还有特殊的待遇。待遇就咱这个一年级,不是复试班,是全日制上课,这全日制上课,学校还是听取了,社会上的反应,才调整的。其余的年级就不是了,它们还是复试班,而且还是轮流试上课。今天同学们来就两件事:一个是认认门,排排座位,再一个,就是老师讲一讲,同学们要准备啥,好叫同学们回去准备准备。下面,同学们都出去,站排,排队,按照大小个排队。”

    放学了,到家了,中午俺爹俺大哥都回来了。中午吃饭的时候,老四弟谝上了。告诉爹他上学了,俺爹说知道你上学了,你今个在学校都学啥了。

    “学啥了,老师叫俺们站排了,站排,老师给我们排座位了。”

    “排座位,我知道你们排座位了,我问你今个在学校学啥了?”

    学啥没学啥呀?老师告诉我们一年级是全日制,别的班级不是。老师还告诉我们回来准备本子和铅笔呀。

    “全日制,那还是听你爷提的意见改的吧。”

    “他听我提意见改的,那就对了,一年级的小学生,刚进学校门,还没弄懂什么是学习,怎么听课呢,你就给弄成复试班,二部制,上课还不固定,今个上午,明个下屋的,那不给孩子整懵了。这大队早应该给学校盖房子,就不盖,大队书记没正事,一天就知道推牌九,刷钱,我听说,这回四清来了,要清算他们了。”

    “哎,爹,咱不说大队的事了,咱还得说,咱们怎么给孩子买本吧。”

    “买本,现在供销社没有,想买就得等呀。”

    我和弟弟上学十几天了,书还没来,班级里五十多名学生,大多数没本子,天天上课,;老师讲完课,教学生写,大家都是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

    。我听课,我就暗暗地搁心里记下来。等着回家来,我就和弟弟在外面房檐底下,找块地,挑平的地方,找个小棍,或者树枝,给地面画个大方块,再找个坐的东西木头或者大坯,俺坐那儿,用树枝,树枝当笔,地当纸,就开始写了。把方块写满了,再用手扒拉了,扒拉平再写。老师告诉写五遍,我一般都是先写三遍,留着两遍,晚上躺下要睡了,再在自己肚皮上写两遍。

    我和弟弟学习,不影响干活,我们放学了,俺娘天天安排我挖菜,干这活干那活,我们是只要娘安排的活,我们都立刻干去。学习可以安排在干活之中,也可安排在干活之后。在之中,像俺娘叫俺们挖野菜去了,挖菜的地方还很远,那我们就选择在挖菜回来的路上写作业。那是菜挖完了,俺和弟弟抬着一大麻袋菜,往回来了,走半道上了,也累了,就可以坐那儿,一边歇着一边拿个小棍在地上写作业了。这种写作业的法子最好,不用交作业,老师还不用批作业,俺爹看着我们这样学习,俺爹都笑着说,学习无定法。

    开学很长时间了,少说也有一个月了,老师告诉好消息来了,说供销社来大红纸了,大红纸,买了可以拆开订本。同学们不是没有钱吗?学校给大队说几次了,大队昨天给供销社说好了,供销社同意了,同学们可以从家拿大公鸡换。公鸡按斤折成钱,折成钱之后,供销社不给钱,给大红纸。

    同学们听了很高兴,高兴的直拍巴掌。我和弟弟也很高兴。放学就赶快往家跑,在路上弟弟给我说,三哥,咱到家给咱娘说,娘一定很高兴。我和弟弟一起回家,弟弟很怕我比他跑的快了,我看他,那样跑是想抢功呢,我说我不跑了,你跑着回去告诉咱娘去吧。等着我到家了,弟弟吵着说,我告诉我娘了。我说,那好,你告诉娘了,告诉完了,那我就不用告诉了,我就等着借你的光了。

    “告诉完了,行,用公鸡,换红纸。你俩上学也这么长时间了,还没个本子呢?这些日子,我说给你们俩买铅笔,还没给你买呢,我心思了,我光给你们买了铅笔,你们有铅笔了,你们也没地方写呀?这回行了,供销社用大公鸡换大红纸。它们换了大公鸡,是给富锦县城里拉去,它们供销社有收购任务。收购不收购咱不管它。那么的。咱说咱的,明天供销社的人来了,你们抓个公鸡,拿着去换红纸去。另外,你们俩,一个人我再给你们拿三分钱,你们一家再买两只白皮的铅笔。这样,你们笔,本子都有了。”

    “娘,你就给我们三分钱呀?你给我们五分呗?”

    “五分?老四,给你们三分就不错了。怎么还要五分了?”

    “娘,我不是要五分,我想买块橡皮,我心思,我要是写错了字,我好蹭啊?娘,我给你说呀,从供销社买橡皮贱,一块大橡皮,二分就行,人家买的同学,都说便宜。要是那货郎子来,从货郎子上买,那就贵了,买一块橡皮,还是一样的,就得五分。是吧,三哥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