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> 第82章 曹孟德慢行,诸葛设八阵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近些时日,刘表虽卧病榻,然借伊籍之力,荆州上下诸事,无论巨细,皆入其耳。

    两败曹操,皆以弱胜强。

    仗打得太漂亮。

    也太解气。

    使不可一世的曹操颜面尽失,威风扫地!

    刘表曾心有不服,然今目睹玄德这亮瞎眼的战绩,终于服得五体投地。

    刘表也是真的看明白了!

    大限将至,能据守荆州且善待其后嗣之人,唯刘玄德是也。

    反观曹操,连其挚友娄圭都能忍心屠戮,又怎会顾念他刘表的亲眷?

    曾摇摆不定的刘表,终于做了一个决定。

    他要在临死之前,为他的玄德贤弟统领荆州助一臂之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曹操引大军徐徐而进,前驱精锐逢山则攀,详加搜剿,遇水必查,清疏河道。

    凡敌军或可设伏之地,皆逐一细勘,断不容有丝毫疏漏。

    唯有隐患尽除,周遭确然无虞,方令大军续进。

    曹操痛思前番两度受挫之鉴,誓不再蹈覆辙,今番定要将浩浩王师,安然直抵樊城之下!

    荀攸建言道:“丞相,樊城易克,襄阳难取。今吾大军压境,襄阳城中必有欲归附吾军之人。宜颁告荆州,显主公求贤若渴之心,主公许以厚利,必有内应前来联络。彼时,令其坚守汉水,截断刘备退路,大事可成。”

    曹操冷哼:“娄圭既死,襄阳怎有诚心归士?”

    荀攸正色道:“既如此,更该广施恩义,示以大度,倘有一人归附,丞相便厚待于他,以一人之遇,彰丞相宽宏,必能破其疑虑,令观望者放心来投。”

    曹操摇摇头:“诸葛亮诡计多端,倘若差人诈降,又当如何?”

    荀攸不疾不徐道:“诈降亦无妨,可仍将其厚待,不许其要职重兵,只令其居于闲处,以观后效,如此,既显丞相爱才之心,又可防患未然,彼等纵有诈意,亦难掀起风浪。”

    曹操呵呵一笑:“公达此言差矣。孤王师驾临,何用讨巧之计?再说,荆州既有相投之士,我不重用,不是一样寒了人心,让那些本欲归附者望而却步?”

    荀攸不说话了。

    按说,丞相说的也有道理。

    细细思来,娄圭之死,真给南下荆州带来了太大阻力。

    难道,唯恃大军强力压境,才能攻破荆州么?

    大军前队,曹仁张辽之军行至岘山,正欲清路,忽闻山间旌旗林立,尘土飞扬,张字大旗迎风飘摆,霸气非常。

    曹仁大惊,脑海中又浮现出被张飞生擒的惨痛经历。

    这次,他再不敢托大。

    立即停止行军,沿路驻扎,派斥候回去禀报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大军行进的速度就更慢了。

    张辽带兵前去搜山,偶见山间有军,见其即撤。

    张辽回去复命,大军继续缓行。

    时值深夜,大军沿路设帐歇脚,忽闻山间鼓声骤起,喊杀声震天。

    曹仁闻此动静,猛然起身,披甲佩剑而出,目光如炬扫视四周。众将士亦纷纷惊醒,仓促间抄起兵器,奔出营帐列阵。

    然而,就只是一阵鼓声而已。

    遂再命大军回去歇息。

    然又逾一更,鼓声复起。

    曹仁怒发冲冠,披甲跃马,径往山间探寻敌迹,奈何四野茫茫,竟不见丝毫人影。

    此循环往复,无休无止,致使曹仁所率全军将士皆被折腾得人困马乏,精疲力竭。

    曹操闻得此讯,急令传至曹仁处,敕其切莫轻举妄动,万事当以沉稳为要。

    而这样一来,曹军的行军速度就慢上加慢了。

    反复数日,曹仁军身心疲惫。

    偏在此时,第二路人马遇袭!

    赵云率轻骑于分叉山路突然杀出,其行军其快,杀灭驻守护军,竟绕至辎重处,一顿乱杀,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虽损失不多,却令夏侯渊心惊肉跳。

    夏侯渊不禁嗔目而怨:“曹子孝行军如此迂缓拖沓,方使敌军觅得可乘之机!”

    这时,曹操信令传达,敕令全军再度慢行缓进。

    谕令明示,无论敌军施展何种手段,皆不可贸然出击、妄自行动,以免遭到敌伏。

    而后接连数日,张飞、赵云仿若人间蒸发,不见丝毫踪影。

    却不知,此时二人早已接到傅肜送来的信令。

    另一边,汝南太守李通应讨贼诏书率部星夜兼程,率先抵达义阳之北的山谷之中。

    此地距樊城已然不远。

    入目之处,见有一大片土石坦地,地势开阔且平坦,可设营安扎,防备火患。

    周遭数里山间,亦有林木森然矗立,枝繁叶茂,正可打造攻城器械。

    乃绝佳安营之地。

    然而,此时的李通却满心纳闷。

    照理说,丞相部队应该率先抵达。

    怎么半个人影都没有。

    不会是被截击了吧?

    立即派斥候往北,向曹操所来之处探查军情。

    然而,斥候走不到半个时辰,便又回来了。

    李通问道:“可是见到丞相?”

    斥候得见李通,竟惶恐而言:“我确实向北而去,可不知为何,竟又回到此地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李通大怒,只当此斥候办事不力,鞭笞二十,再派数人。

    结果无一例外,竟都跑了回来。

    李通只觉得头皮发麻。

    随即登高而望。

    见此地景观,山石土堆,颇为奇异,毫无规则地散落各处,有的形似卧倒的巨兽,有的仿若古老的坟茔。

    处处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。

    这越看越不像自然形成,倒像是有人刻意而为之。

    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问及副将,无人知晓。

    李通满心狐疑,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和丞相走岔了路,遂命大军原地驻扎,自己亲引二百亲兵探察一番。

    殊不知,此一探,竟似一足踏入鬼门关。

    李通走马行不过二里,皆是如此诡异之相。

    正纳闷间,忽然一阵浓雾毫无征兆地从四面八方汹涌袭来。

    眨眼间,雾气便弥漫于周身各处,可视范围急剧缩小,众人彼此间几乎都看不清面容,只能凭借呼喊声来确认位置。

    “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“哪来的大雾?”

    “听,好像有声音。”

    “将军,当如何?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问李通,李通也不知道。

    他领兵多年,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江声浪涌,有如剑鼓之声。

    八阵云屯,仿入神鬼之阵。

    士兵心跳加速,左右顾盼,生怕迷失方向困死阵中。

    战马也打着响鼻,四蹄交踏,慌躁不堪。

    接着,似有刀剑加身的攮刺之声,几名随从倒地。

    再接着,飞箭声四起,无数箭矢不知从何处袭来,士兵们举盾都不知挡向何处,伴随着一声声的惨叫,纷纷中箭倒地。喜欢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