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> 第90章 刘备主荆襄,思量救刘琮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蒯良表达蒯氏归附之意后,仍旧退居幕后。

    其弟蒯越怀着忐忑的心情入了刘备府,被刘备奉为上宾,并明确表态,过去过节,既往不咎。

    蒯越也心悦诚服,躬身下拜,终称主公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仍有不少荆襄名士已在投奔的路上。

    这些人和蒯越一样,原本有意投奔曹操,但权衡利弊,最终选择了依附刘备。

    刘琦明事理,知进退。

    借为父守孝之机,将荆州事务全权委托刘备。

    刘备坐于襄阳府堂,再举目向下看去,不禁感慨万千。

    一干文臣武将终于站满了府堂。

    帐下文士以诸葛亮为首,身后有蒯越、伊藉、孙乾、简雍、马良、习祯、庞山民、夏侯纂、李?、樊?啤⒘蹒?鹊仁?肝弧

    这还不包括徐庶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。

    虽说和这些士族相比,诸葛亮似乎根基尚浅,但出山数月,便助刘备以弱胜强,两次大败曹操。

    资历不多,但含金量亮瞎人眼。

    足以使其位列刘备众谋士之首。

    而武将这边,关羽不在,张飞暂列首席,身后是赵云、黄忠、魏延、向宠、夏侯兰、辅匡、傅肜、傅士仁、糜芳、郝普等士。

    夏侯兰经赵云举荐,得见刘备。

    刘备看到他,亦屈尊相邀,以礼相待,夏侯兰也终表诚心归顺。

    当然,也有不愿归顺之人,比如裴潜、王粲、司马芝、韩嵩、傅巽之流,有的转道去了江东,有的仍抱投曹之心,潜至别处,刘备也不在意,更不强留。

    还特意叮嘱,想离荆者,不得为难其家眷。

    而令刘备意外的是,府堂之内却最终未能见得一人。

    那便是在两败曹操中,立下赫赫战功的荆襄名将文聘。

    刘备觉得,以他和文聘的交情,绝不应该在此时不露面,更不应该选择投奔曹操或者孙权。

    问及伊藉,伊藉叹气道:“主公有所不知,二公子刘琮被蔡氏挟至江北,王威蔡勋护送,似有献曹之意,景升公派文聘将军与霍峻将军已领军过江去追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闻听此言,刘备骤然起身:

    “蔡氏女流,害我肱股,毁吾侄儿也!”

    刘备明白,除了文聘,霍峻与王威也是荆襄久负盛名的忠勇义士。

    “蔡氏女流也就罢了,这王威亦是良将,怎也糊涂至此?”

    这时,蒯越拱手向前:“主公,恐为蔡氏假传景升遗嘱,欲避难而投北。”

    刘备长叹一口气:“她为吾兄景升遗孀,亦是吾嫂,莫非还以为我会害她不成?”

    蒯越叹气道:“恐因主公支持大公子,蔡氏心有不甘,故而想借曹之力,助刘琮公子入主荆州。”

    刘备无奈道:“愚妇短智,岂不知此必自陷绝境啊!”

    刘备此言,荆襄众士皆尽赞同。

    如今刘表旧将,无论与刘备之前有何过节,但诚心归附,皆获以善待。

    哪怕是曾经有过谋害之举的蒯越,刘备都能礼遇。

    其他人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?

    至于那些铁心投曹之士,亦有人家的理由。

    比如韩嵩,出使曹操之前,就曾表态:“若天子赐官,便不再为刘表所用。”

    又曾劝刘表将三子刘修作为质子送与曹操,以安曹操之心。

    气得刘表差点当场将韩嵩处死。

    后在蔡氏以及蒯越等人的极力劝阻下,刘表才打消了处死韩嵩的念头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不会因为一个娄圭之死而改变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人家是曹操的死忠,如魏延死忠刘备一般。

    曹操也必能善待。

    但作为刘表夫人的蔡氏,实无必要走这样一条路啊。

    这一手金蝉脱壳,看似聪明,实则愚不可及。

    完美的将自己和刘琮送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
    然而,对于刘备来说,刘琮重要,文聘霍峻重要,蔡氏同样也很重要。

    因为他不仅仅是兄长的遗孀,还是诸葛亮的妻族姨娘。

    凡事只要涉及诸葛亮,刘备都会格外慎重。

    “孔明军师,当如何解救?”

    诸葛亮叹了一口气:“主公,如今江北之地,俱在曹操之手,二公子逃脱时间已久,再派兵北去,救恐不及。”

    闻听此言,刘备含泪痛心道:

    “景升兄以荆州托付,我却不能保其妻儿,如何对得起景升兄?”

    说罢,立朗言道:“三弟,子龙!”

    “在!”

    “汝二人速乘快舟沿江北而巡,若遇文聘,霍峻救得二公子而归,立刻接应他们回来!”

    二人一抱拳:“喏!”

    立刻领命而下。

    然而,谁都知道,接应到文聘霍峻或许还有可能,接应到刘琮一行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没准这时候,刘琮早已入了曹操之帐。

    “今杀曹纯于太和山,小公子若去,曹操必为泄恨而害小公子啊!”

    刘备拱手朝堂下各位谋士一抱拳:“各位,景升兄临终前托付我照顾其家眷。如今他尸骨未寒,却被愚妇挟之出走。各位,谁能帮我出出主意,如何能救二公子归来?”

    刘备的话无比恳切。

    但现在,堂下文臣武将皆面面相觑,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救刘琮。

    当前状况,刘琮没准已入曹营,甚至已被曹操杀害。

    能做的只有在能力范围内接应,根本没别的办法。

    刘备思索片刻,忽然眼睛一亮:“前番我擒曹仁,擒夏侯???懿俳砸岳?恢?2蝗缥饰什懿伲???裁矗?腋??闶牵≈灰?换刂抖???

    “主公,不妥!”

    马良拱手道:“若是如此,曹操必向主公索要襄阳。此亦是景升公之基业,主公怎能因一幼子将其拱手相送?”

    伊藉亦趋前一步,拱手进言:“主公,文聘、霍峻临行之际,景升公曾有嘱托:此番前去,若能得刘琮则即刻归来,若不得琮,亦切莫强求。景升公既有此谕,主公实不必因刘琮一子,而废荆州之基业啊

    。

    本来嘛,刘琮出走时,刘备还未入襄阳,这事其实和刘备没啥关系。

    就算置之不理,也无可厚非。

    而现在,马良和伊藉已经把台阶给刘备砌好了。

    刘备只要顺着台阶往下走,大家感慨一番,骂骂蔡氏,也就过去了。

    然刘备情真意切,绝非虚与委蛇。

    他为此潸然泪下,问曰:“吾贤侄危在旦夕,诸公可有妙策救之?”

    蒯越淡然一笑,神色忽然闪出一丝凌厉:

    “主公,若让刘琮不死,万不可派使臣前去。”

    “那当如何?”

    “即刻颁令,将刘琮定为乱臣贼子。晓谕全军,但凡遇此人,无需留情,格杀勿论。唯有如此,二公子于曹营之中方可保得性命。不然,必遭曹操毒手!然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此,蒯越话锋一转,看着刘备,神色凝重道:

    “此必有损主公之名声也!”喜欢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