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> 第194章 孙权屠士家,刘备闻惨祸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关于诸葛亮的事,刘备当然愿意悉心聆听,知道得越多越好。

    赤壁之战,前番虽与阿斗多次言及,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粗述梗概,未经细谈。

    今时,阿斗向刘备详述诸事。

    舌战群儒,草船借箭,智激周瑜,借风助战。

    其筹谋操持,可谓惊天地、泣鬼神。

    刘备听得入了神,简直心驰神往,仿若身临其境!

    然而,刘备还是心有顾虑:“然以孔明之重,久驻江东之营,为父必心生挂怀啊!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嘛!”

    阿斗神色认真,娓娓而言:“父亲于是便命糜大舅去江东犒军之机询问相父可否安好,可当时周公瑾却让父亲亲去一趟。说是欲与父亲同谋破曹。”

    “哦,便是那次,我险遭戕害?”

    “嗯,父亲当时不知,相父后来有言,幸有二叔立在身侧,周瑜方不敢贸然摔杯!”

    “大敌当前,江东怎会如此也?”

    “父亲,不仅仅是你,吴巨不是也被步骘摔杯而伏杀!”

    “是啊,江东之宴。真有夺命之险也!”

    “然这确实非常有效的办法,当年东吴就是用这个办法轻而易举的灭了士家,夺取了交州。”

    “哎?不对啊,前世之事,士家不是已经归附江东了么?”

    “是归附了。但交南重郡交趾亦由士家掌控,士燮全心全力支持孙权,其在世时,与孙权交好,亦如和父亲今世一般。”

    士燮自归附以来,低调诚挚,对刘备万般殷厚,每逢年节,送金银宝物,特产美食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刘备抚着须髯,微微颔首:“士公年事已高,其心不过欲令宗族据有交趾之地。有他在交趾,既能绥靖境土,又能源源输纳赋税,不是挺好的一件事么?”

    阿斗直言:“可孙权却心非如此!士公在世时,孙家于士家相安无事,互通友好!待士公仙去,孙权立刻就变脸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?还有此事?”

    “孙权知士公仙去后,立刻命陈时代士公为交址太守,驱士徽离交趾之境,命其改任九真太守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刘备心中一阵喟叹,若说交趾仍在中原边陲,南疆重郡,然九真实乃化外之境。

    阿斗所言不假,这是摆明了是赶你走。

    “那士徽如何做?”

    “士徽当然不服啊!当时他的手下桓邻就劝他,让他接受吴主的安排,老老实实去九真上任。结果,士徽一怒之下杀了桓邻,然后将陈时赶出交趾郡。”

    刘备明白了。

    桓邻是士徽的人。

    杀桓邻代表士徽不满,十分不满!

    陈时是孙权的人。

    驱离陈时,则代表其又不想与孙权闹得太僵。

    但此事一闹,终究算是撕破脸皮。

    然而,事到此时,仍然有比较妥善的解决方法。

    “那孙权可有派人与其谈判?”

    “哪有谈判?孙权直接命吕岱攻打士徽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刘备听张飞所言,交州士兵不堪一击:“士徽可抵住吕岱?”

    阿斗摇首叹道:“那时,桓邻之弟桓治,为兄复仇,兴兵作乱,直逼士徽。吕岱兵又强悍,士徽自知不敌,旋即降于吕岱。”

    刘备微微颔首:“士徽能审时度势,顺势而为,此亦不失为明达之举也

    !”

    在刘备看来,经此一事,士徽必能老老实实,安分守己。

    孙权念在当初士燮举州相附之恩,也会给士徽一个容身之所。

    可阿斗的回答却令刘备大感意外。

    “父亲,这可并不明智!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父亲,听我慢而言之!”阿斗稍作喘息,复又续言:

    “士徽见吕岱大军军势强盛,自知难以匹敌。又逢吕岱命其族弟士匡说降,承诺若肯于九真赴任,前番过错,既往不咎。

    士徽深感其言,遂与其兄弟士祗、士干、士颂跪伏于城外,袒露胸背,缚荆于身,稽首请降。父亲,依您之见,此诚可谓有降意否?”

    “缚荆出降,其诚至极也!”刘备抚髯颔首,又问:“莫非那吕岱……未肯受降?”

    “受也,吕岱亲解其缚荆,还以礼相待!”

    此诚当为此事之常理所趋,然刘备颇觉有异,乃询道:

    “然则其间有何隐情乎?”

    阿斗点点头,凝重道:“吕岱虽受其降,却非真受!好言抚慰士徽,设宴请其族人……”

    闻听至此,刘备心中骤然一凛,瞳孔剧烈一缩:“莫非……”

    阿斗知道父亲似乎猜出了答案:“吕岱于宴前摔杯,刀斧手破帐而入,士家嫡族数十口俱被拿缚,依次斩首。士燮嫡族子孙至此绝后!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刘备纵然猜出吕岱摔杯,亦未曾想其会狠辣到这种程度。

    想到士燮这些日子来,对其大业的支持与襄助,不禁怒从中来!

    他瞪红了双眼,双手紧握成拳:

    “怎竟如此心狠手辣,罔顾道义,不念旧情?”

    “故而,父亲深知江东之险恶,宜深以为鉴。此一世,父亲万勿再踏足江东之地。”

    刘备喘息点头,又想到一事:“对了,前番听你所言,大公子士?Q尚在江东。”

    “其无子孙,莫名早亡!”

    “莫非士家旁支竟无子嗣留存?士公三位兄弟结局又如何?”

    “士壹被黜为庶人,后因犯律而伏诛。士?亦被免为庶人,继而因触法遭戮。士武则早逝。”

    至于所谓因犯法而被杀,个中缘由,众人皆心照不宣。

    刘备只感觉满心恶寒。

    “孙权此举,未免太过狠辣!”刘备痛苦捶案,又想到了什么:“对了,前番所言,士徽之弟士匡既有劝降之功,孙权如何待之?”

    阿斗叹息道:“士匡乃士壹之子,被孙权贬至庶民,后孙权斩其父亲士壹。士家一脉,唯其士匡得以苟存,不知去向!”

    刘备怔然!

    士匡于江东有劝降之功。

    很难想象,当他怀着赤诚之心,劝说族人归降,渴望在孙权麾下建功立业时。

    孙权却斩了他全部的族人,包括他的父亲,他是怎样一个心情。

    孙权却独留他苟活于世,让他承受这剜骨蚀心之苦,又不知抱着一个什么样的心态。

    刘备颓然坐下,思量许久:

    “前世士公一族遭此大难,未得相救,今我刘备必不负士公也!”喜欢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