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嫡兄万福 > 第108章 我总在你前面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公主频频遇刺,虽然侍卫守护严密,公主一次都没有受伤,但也从侧面看得出来,龙椅上的皇帝越发忍耐不住了。

    孙文敬和秦慎召集了众人晚间议事。

    孙文敬道,“皇帝忍耐不住,不管是派来刺杀公主的杀手,还是各地征调而来的兵马,都在近日陡增,肃正军突然扩张至此,哪怕是有南成军和沈家军的将领们帮助,兵丁还是不够多,若是要全力北上,南面的领地南面要削弱防备,可就给了朝廷可乘之机。以朝廷眼下之势,定不会放过这般机会。若是不尽快聚力北上,攻下皇城,朝廷逐渐从外围蚕食肃正军,亦危矣。为今之计,只有招兵买马一道。”

    这件事情上,众人基本达成了共识。

    从年后肃正军扩张,张守元就令人在各地宣传,将肃正军定为先太子的遗臣遗部,完全不是造反军,而是肃清朝政,拨乱反正的正义之师。

    陆陆续续地,也有不少百姓肯加入肃正军为兵为将,但肃正军不欲强制征兵,在关键之时失掉民心,新招来的兵马十分有限。

    “百姓多数还是犹豫,而且他们也不动先太子殿下,到底是怎样仁明的存在。”张守元叹气,他一向最看重传播先太子的仁名。

    对于大字不识的普通百姓,张守元招兵买马的力道完全不够。

    他不禁道,“说白了,我们没有朝廷那等层层向下传递上意的人手,就根本的,就好比一个村里的人,听不懂县令的意思,但愿意听村里为数不多的秀才的说法,这些功名平平的秀才举子,才是能令百姓们改变想法的人。”

    但秀才举子联通的是朝中文臣,与肃正军可不是一路人。

    孙文敬不禁叹了一句,“难道我们也像朝廷那般举办科举?拉拢士林中人?肃正军可没有这样的精力。”

    何老先生也道无用,“但凡是想做官的读书人,要做的都是朝廷的官,肃正军虽然不是反军,但也不能代表朝廷。他们或许不会积极应考朝廷的科举考,但也不会来考我等办的科举,名不正言不顺,再想想旁的法子吧。”

    众人皆沉默思索,这时齐吉却道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先生们,缘何不想想兖州下辖的一处宝地?”

    这话说得众人都看了过去。

    孙文敬问他,“你说的是哪一处?”

    他还没想到,但秦慎却一下了悟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可是曲阜?”

    话音一落,齐吉连忙点头。

    “正是,正是!孔庙就在眼前,缘何不去尊孔祭孔来拉拢士林?”

    天下读书人,就没有不尊孔老夫子的,曲阜早早就在兖州之战总入了肃正军的领地,孙文敬自己就是读书人,不忍在孔老夫子的家乡发生祸乱,因而一直避开此地,连肃正军都甚少前往打扰,这倒是把这风水宝地给抛在了脑后。

    齐吉这主意一出,众人皆连声道好,孙文敬道,“那我着人去询问孔家的意思,看是否愿意我等前往祭孔,若是愿意,我和老先生便都过去。”

    这主意着实点醒了孙文敬,但何老先生却笑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你我祭孔有什么打紧?应该请公主亲自祭拜,才是正途。”

    遗孤才代表着先太子的遗志,有先太子的遗志,有肃正军对士林众人的示好,肃正军慢慢便可以抓住部分并未在朝为官的读书人的心,有了读书人的支持,再招兵买马可就容易多了。

    而且读书人中渐渐归心肃正军,朝廷的文官文臣不也就动摇起来了吗?

    肃正军要扳倒今上这个龙椅高座上的人,本也不应只从战事一方面入手,若是朝廷的根基整个动摇起来,距离龙椅垮塌还远吗?

    众人连忙商议要如何安排公主前往曲阜祭孔一事。

    这是逐渐打开士林阶层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,只不过秦慎想到今日连番刺杀公主的人,心下不免添了些许不安。

    议事散场之后,秦慎就去了趟公主府。

    秦恬不在,他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天冬回答他。

    “公主听闻沈将军单独请了李大公子吃饭,偷偷过去瞧了。”

    秦慎默了一默。

    她倒是完全不怕近来这么频繁的刺杀,还敢跑去偷看别人的事。

    秦慎无言,但也不放心地一路寻了过去,果真在城中一家酒楼里找到了她。

    她还算谨慎,既带了魏游,也带了贺雷。

    魏游是他的人,贺雷则是之前父亲身边得力的人手。

    后来她成了肃正军的公主,父亲没有将贺雷调回去,反而另派了贺雷用惯了的一队人手,都跟了她,同唯有一道护卫她的周全。

    两人见他过来都行礼问安,秦慎问了一句,并没有什么事,进了雅间。

    秦慎进去,才发现李二姑娘也在,两个小姑娘此刻正用耳朵紧贴着墙壁,用力听壁。

    李纯珍看见秦慎过来吓了一大跳。

    她对这位传闻中的秦大公子又敬又怕,谁想自己难得干一点偷事,竟然就被秦大公子撞见了个正着。

    李纯珍惊得脚下不稳踉跄了一下,不想一下就撞到了紧挨着他,背身听着还一无所觉的秦恬身上。

    秦恬被李纯珍一撞,也向前一跌,一下就将手边茶桌上的茶盅撞翻了,热茶立刻就泼了出来,都泼到了她手上。

    变故发生在一瞬之间。

    李纯珍愣住了,却见那位秦大公子一步上了前来,一把就拉过了秦恬的手攥在手心里。

    “烫得厉害吗?”

    手背红红的,但这两人方才只顾听壁,茶水晾在一旁也有一会了。

    秦恬说没事,“有一点热,但没什么大事,用冷水泡一泡就好。”

    她这么说,李纯珍见秦大公子还是没有松开她的手,而是等下面的人端了盆凉水进来,亲自攥着她的手放进了冷水里。

    “好了?”半晌,他问。

    “好了。”秦恬回答,“已经完全不疼了。”

    如此这般,秦大公子才松了手,拿了帕子,自己没有先擦手,而是递给了她。

    李纯珍见秦恬没事也松了口气,都怪自己做贼心虚,反应太大了,而秦恬并不介意。

    但她不知怎么,还想跟秦大公子也道歉。

    她好像下意识觉得自己烫到的不是好友恬恬,而是这位大公子......

    只不过这边一闹腾,隔壁单独请客的沈大小姐和被请她大哥,也闻声找了过来。

    大哥一眼看过来,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,责备又无奈地看了她一眼。

    沈潇倒没有李维珍明白的这么快,但问到秦恬为何会在此地,看见她闪烁的目光,听到她支吾的口气之后,也反应了过来。

    她莫名看了李维珍一眼,后者笑着跟她眨了眨眼,沈潇则腾的一下红了一双脸颊。

    她脸色一红,秦恬就忍不住想笑,可她要是笑了,沈潇就更加窘迫了。

    这饭局可是李维珍好不容易等来的,她可不能就这么毁了,于是也顾不上自己的手,急急忙忙地道。

    “我还有事,先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她要走,李纯珍也不敢多停留,也道要立刻回家了。

    两人风一样地闪了出去。

    秦慎自然也随同秦恬,同李维珍和沈潇告辞离开了。

    回了公主府,他又问了秦恬,“手真没事了?”

    “没事了,没事了,”秦恬想到方才他差点把人家李大哥的大事搅合了,不免小声嘀咕了一句,“大哥怎么突然了来了?我们差点坏了事......”

    秦慎看了小姑娘一眼。

    要不是她一个做公主的,还跟民间小孩子似得偷偷去听壁,会坏了事吗?

    倒是来怪他了。

    但他瞧着她眉目舒展,这偷听似乎偷听的意犹未尽。

    所以,李维珍同沈潇有今日的进展,她是乐于见到的?

    秦慎没有问她,只是顺着她的话道。

    “这次是我的不是了,明儿我让傅温给李大公子送两只飞雁。”

    送飞雁?

    帮人家提亲吗?咳咳!

    他什么时候同李大哥这么熟络了?不是一直同人家保持着客气疏离吗?

    秦恬外头看了这位大哥一眼,青年眉目舒展地任她打量。

    小姑娘心里掠过一个虚影般的念头,隐约猜测他对李大哥的前后态度变化,是为哪般。

    但虚影就是虚影,一晃而过的工夫,他就另外开了口将虚影吹飞了。

    “今日孙先生他们商议了祭孔一事,要公主亲自前去......”

    他把祭孔的事情说给了她,以眼下肃正军缺兵少将的情形,这事应该很快了。

    不过冬日的严寒退去,春光洒满大地,秦恬也久没有出行了,对于这次祭孔,反而有些期待。

    “大哥也同去吗?大哥算不上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吧?”小姑娘轻声问。

    秦慎听见她这问话就有些好笑,他算不上孔子的得意门生,那谁算?

    秦慎心里本没有什么人选,但却不由地想到了魏云策?

    魏云策就像消失了一样,名字已经远离了秦慎的生活,这般猛然想起,反而有了一点奇怪。

    魏家真的会消失得这么干净?

    但他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提不相关的人。

    他只道,“我当然是算不上,但今次要去祭孔的公主殿下,不知道在孔夫子眼中,能排第几?”

    秦恬呛了一口。

    她的学业在鹤鸣书院的女学子里都排不上号,更不要说在孔夫子眼中了。

    她有些不想去祭孔了,孔夫子应该并不想看到她这种后进的学生吧?

    可她刚这么一想,就听见那位提出问题的大哥道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恬恬也不要太过担心,我总在你前面。”

    秦恬:?

    他要是总在她后面,还能安慰她一下。

    在她前面,这算什么啊?

    秦恬一口气差点没上来,连他都拐着弯笑话她,是吧?

    但事实是,他就算是领兵作战的武人,也曾是鹤鸣书院周山长的得意门生,可见学业不会差,自是没有继续走读书一途罢了。

    秦恬又气又无奈,鼓着两腮。

    他似乎还乐于见到她这般,笑着同她告辞,往军中忙去了。

    他走了,秦恬反倒不气了,抿着嘴,嘴角止不住勾了勾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