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四合院:神级垂钓系统 > 第300章 光刻机完成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";发现可疑人员,立即报告,不要贸然行动。";白灵向特工们交代,";我们的任务是保护,不是制造冲突。";

    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严密,以至于连负责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基地内到底在研究什么。外界只知道这是一个军工项目,具体内容属于最高级别的国家机密。

    就连基地内部的科学家之间,也很少有机会交流各自的工作。

    李长生将研究小组分成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团队,每个团队只负责光刻机的一个子系统,如光源系统、光学系统、机械系统等。

    ";我们为什么要把光源做成这种特殊的形状?";一位负责光源系统的年轻工程师问道。

    ";不需要问为什么,只需要按照图纸去做。";他的组长低声回答,";这是李科长的要求,一定有他的道理。";

    在这种严密的保密措施下,工作虽然进展缓慢,但却稳步向前。

    然而,困难也接踵而至。

    首先是技术上的难关。

    制作光刻机需要许多当时国内尚未掌握的技术,如高精度光学元件的加工、纳米级精度的机械控制等。

    ";这个透镜的公差超标了,";李长生检查着一批刚到的光学元件,摇头道,";必须返工。";

    ";可是李科长,这已经是国内能做到的最高精度了,";一位工程师无奈地说。

    李长生思索片刻,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:";那就自己开发新的加工工艺。给我找几个光学专家,我们重新设计一套光学元件的精密加工设备。";

    其次是原材料的短缺。

    许多关键材料在国内根本无法获得,必须想办法自行研制或者寻找替代品。

    ";特种玻璃的熔点不够高,无法承受我们设计的光源温度,";材料组的负责人报告说。

    ";那就重新配方,";李长生当机立断,";调几位化学专家过来,研发新型耐高温玻璃。";

    就这样,在重重困难中,";曙光工程";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着。

    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但每个人都怀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,为这个神秘的项目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    三个月过去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初夏的夜晚,星光璀璨。

    在总装基地的核心区域,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内,李长生和核心团队的成员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工作。

    ";光源系统连接完毕,";一位工程师报告。

    ";光学系统校准完成,误差控制在设计范围内,";另一位工程师说。

    ";机械系统运行正常,所有运动部件工作平稳,";第三位工程师补充。

    李长生站在这台庞大而复杂的设备前,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。

    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战,数百个分散生产的零部件,终于组装成了一台初具雏形的光刻机。

    ";好,现在进行最后的功能测试,";李长生下令道。

    工程师们各就各位,开始操作这台神秘的设备。

    随着一声轻微的嗡鸣,光刻机缓缓启动了。光源发出耀眼的光芒,通过复杂的光学系统,最终投射到一块涂有感光材料的硅片上。

    几分钟后,硅片被取出,放入显影液中。

    当它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,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——硅片表面清晰地显现出了一系列微小的图案,这些图案肉眼几乎无法分辨,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。

    ";成功了,";李长生轻声说道,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,";我们做到了!";

    工程师们面面相觑,他们这才明白,原来自己一直在制造一台能够在硅片上刻画微小图案的设备。

    但这台设备的真正意义,他们依然不甚了解。

    李长生拿起电话,拨通了赵刚的号码:";赵局,请通知领导们,我们准备好了,可以进行演示了。";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两天后,一个雨后的清晨,五辆漆成深色的轿车悄然驶入总装基地。

    车上下来了七位神情严肃的男子,他们穿着朴素的中山装,没有任何标识,但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气场,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不凡身份。

    这些人是专程来观看";曙光工程";的成果展示。

    他们对这个被赋予厚望的秘密项目,既充满期待,又心存疑虑。

    ";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,";李长生和赵刚亲自迎接,将他们引入一间特别布置的展示厅。

    展示厅内,那台光刻机被布置在正中央,周围是各种辅助设备和监控仪器。

    机器表面擦拭得一尘不染,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冷光。

    ";各位领导,";李长生站在光刻机旁,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,

    ";这就是我们';曙光工程';的成果——第一台国产光刻机样机。它能够在硅片上刻画极其微小的电路图案,是制造集成电路的核心装备。";

    领导们围着光刻机走了一圈,神情中透着好奇和审慎。

    ";它有什么用?能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?";一位年长的领导直截了当地问。

    李长生没有立即回答,而是示意工作人员开始演示。

    灯光暗了下来,只有光刻机周围的几盏工作灯依然亮着,映照出设备坚毅的轮廓。

    ";请各位注意观看,";李长生按下启动按钮,光刻机开始运转。

    首先是一阵低沉的嗡鸣声,随后,机器内部的光源亮起,发出耀眼的蓝白色光芒。

    这道光通过一系列精密的光学系统,被聚焦成一个极小的点,然后投射到一片涂有感光材料的硅片上。

    硅片在机械系统的控制下,以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精确度移动着,光点在其表面留下看不见的痕迹。

    整个过程如同一场精密的舞蹈,机器的每一个部件都在完美地协同工作。

    十分钟后,硅片被取出,放入一个特制的显影槽中。当它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,被放置在一台显微镜下。

    ";请各位领导看一下显微镜,";李长生邀请道。

    领导们依次上前观看。

    透过显微镜,他们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景象——硅片表面刻画着无数极其微小的线条,它们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电路图案。

    这些线条之细,远远超出了人类肉眼能够分辨的极限。喜欢四合院:神级垂钓系统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