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四合院:神级垂钓系统 > 第316章 数控技术可以弯道超车

第316章 数控技术可以弯道超车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李长生走到老厂长面前,诚恳地说:"林师傅,这正是数控技术的核心所在。我们会将工程图纸转化为一系列数字代码,这些代码精确描述了刀具的运动轨迹、切削深度、进给速度等参数。计算机读取这些代码,就能指挥机床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加工。"

    他转向全场:"简单来说,我们会将老师傅们几十年积累的经验,通过数学模型和工艺参数,完整地'教'给计算机和数控机床。这并不是要取代工人,而是要把他们的技艺固化下来,让更多人受益。"

    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从怀疑转为沉思,又从沉思转为兴奋。专家们开始低声讨论,有些人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地拿出笔记本,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。

    "我再补充一点,"李长生见气氛活跃起来,又接着说道,"数控机床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可编程性。传统机床每换一个零件,就需要大量调试时间,而数控机床只需要更换程序代码,就能立即切换到完全不同的零件生产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。"

    一位年轻的机械工程师举手提问:"李所长,那么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,需要怎样编写呢?岂不是更加繁琐?"

    李长生微微一笑:"这正是'曙光一号'的价值所在。我们正在研发一种自动编程系统,工程师只需要输入零件的工程图数据,计算机就能自动生成最优的加工程序。未来,我们甚至可以实现直接从工程图到成品零件的全自动流程,中间无需人工干预。"

    这番话引起了一阵惊叹,即使是最保守的专家也开始意识到,数控机床的潜力远不止于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,而是可能彻底改变制造业的工作方式。

    军工厂的厂长陷入沉思,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:"如果这种技术真能实现,那么我们在军工领域的突破将是革命性的。目前很多武器装备的瓶颈,正是在高精度零部件的加工上。"

    李长生点点头:"正是如此。当前我们国家的工业底子薄,熟练技工缺乏,但数控技术可以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,直接进入现代工业制造的新阶段。"

    "但是,李所长,"一位年长的专家仍然有些犹豫,"你所描述的这种数控机床,从构思到实际应用,按常规发展路径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,我们真的能在短期内实现吗?"

    李长生走到窗前,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坚毅的脸庞上,他的目光望向远处,仿佛在看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未来。

    "同志们,"他转过身来,声音坚定而有力,

    "当年我们研发'曙光一号'时,也有人说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但我们做到了。今天,面对数控机床这个新挑战,我同样有信心,因为我们拥有'曙光一号'这个强大工具,拥有全国上下一心的团队精神,拥有组织的坚定支持。"

    他环视全场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:"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国工业和科研领域的精英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就没有什么技术难关是攻不破的!"

    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热烈,甚至连最初表示怀疑的专家们也被李长生的热情和自信所感染。

    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站起来,神情激动:"李所长,我已经七十多岁了,本以为这辈子只能看到我国工业慢慢追赶先进国家的过程。但今天,听了你的报告,我突然觉得,或许我还能亲眼见证龙国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那一天!"

    "我完全赞同数控机床项目!"军方代表也站了起来,"这对国防工业的意义无法估量。"

    工业部门的代表更是拍案而起:"如果这个技术成功了,将彻底改变我国的工业面貌!"

    掌声如雷,会议室里充满了振奋人心的气氛。

    在欢呼声中,李长生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:"感谢各位的支持和信任。接下来,我想更详细地解释一下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难点。"

    他回到黑板前,擦去了原来的图纸,重新画了一个更加详细的系统结构图:

    "数控机床的核心是一个三维坐标系统。传统机床依靠工人手动调整三个方向的位置,而数控机床则由伺服电机精确控制。每个方向上的运动都可以精确到0.01毫米甚至更高。"

    他接着画出了控制系统的框图:

    "这里是控制系统的心脏——它接收来自计算机的指令,将其转化为电气信号,驱动各个电机。更重要的是,它还能接收各种传感器的反馈,实时调整加工参数,确保加工质量。"

    "这种实时闭环控制,"一位电子工程专家插话道,"听起来比我们目前的任何控制系统都要先进!"

    李长生点点头:"确实如此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'曙光一号'的计算能力来支持这个系统。"

    他继续解释:"数控机床还有一个关键技术——插补系统。当机床需要加工一条曲线时,需要同时控制多个方向的运动,使刀具沿着预定轨迹移动。这种复杂的运动协调,需要强大的数学模型和实时计算能力。"

    老厂长听得入神,突然插嘴问道:"李所长,我一直有个疑问,就算计算机能控制机床加工,但刀具的磨损、材料的硬度变化、切削时的震动这些变数,计算机怎么处理?"

    李长生赞赏地看了老厂长一眼:"林师傅提出了非常关键的问题。这正是数控机床最复杂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。"

    他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复杂的闭环控制系统:

    "我们会在机床上安装各种传感器,监测切削力、温度、振动等参数。当这些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,控制系统会自动调整进给速度、切削深度等参数,甚至在必要时停止加工。这种智能调节能力,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人工操作的反应速度。"

    "但是,传感器的精度和响应速度?"一位仪器专家提出质疑。喜欢四合院:神级垂钓系统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