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请,卸甲! > 第252章 并州之解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双方各执一词,争执难下。

    最后,定了个周彻:罚俸五年和‘戴罪待赎。

    所谓‘戴罪待赎,就是如果没有功勋,甚至再犯错误,即刻罢黜其皇嗣之身。

    此外,向萧焉枝请罪,那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周彻一并应下,道:“儿臣今夜就去向萧郡主请罪。”

    “不必了!”

    梁乙甫怎么听都觉得像是在威胁自己。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恰这时,有急报传来:“事关并州!”

    梁乙甫等人,只能先行辞下,避开朝堂。

    大殿之中,喧闹的气氛止住,众人脸上都严肃起来。

    刺史举州而叛,这种事自不可能如表现给西原人那般风轻云淡。

    “韩问渠实反,已控制并州几座重城和军营。”

    “此外,他竖起大旗,煽动并州人独立求存,便可避免兵灾。”

    “还说,中枢不公,是朝廷负并州,而非并州负朝廷;并州人当自立,勿使王公之事重演。”

    “其人任用罪官罪族,以充斥叛党各级,召集各地郡县之兵、衙役、族丁、流民,整合成叛军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所差三百新官,并太原营留守的胡铁衣将军,俱被其捉拿,已送往北边。”

    “腊月初三夜,韩问渠子韩琦以查军粮为名入城,于城内纵火焚烧粮仓,配合叛军攻陷雁门。”

    “雁门郡守、宗亲离乡侯周祺,雁门校尉李继源死战不降,皆已殉国。”

    言到此,殿内一片寂静。

    天子率先起身,默然无言。

    三公与诸皇子再起,解下冠帽,群臣随之。

    “拟诏。”

    天子声音沉重:“周祺以宗室之身,不避艰苦,为国守边,临危见节,追赠黎阳县侯,由其子袭爵。”

    “李继源汉骨不屈,向死而战,不负武人之气概,追赠镇厄中郎将、都亭侯,由其子袭爵,在其家乡立庙。”

    “雁门之内,凡战死之人,无论军民,皆录入县书,凡有父母妻儿者,皆由朝廷恩养。”

    众人齐拜,声音悲怆:“陛下大德!”

    “亡羊补牢,何言大德?”天子摇头,眼中悲色隐去,取而代之的是凌厉之色:“太原雁门相隔二百里,叛军如何能顷刻抵达?雁门陷落,势必有西原人参与!”

    来人低头:“并无实证,城门上竖的是‘韩字大旗!”

    “他们倒是聪明!”天子冷笑,道:“既然韩问渠敢竖旗,朕就不能让他失望。”

    “韩问渠背国叛汉,舍弃先祖,自绝于天下人,是为诸恶之首,将其九族诛尽,一个不留!”

    “庙堂之下、江湖之上,凡与其相交相知者,如不能明示天下,与之断义绝情,则一律视为同党,就地腰斩!”

    “此诏入公卿、中枢、地方各府,命各级主官亲笔誊抄,加印公示,告以天下!”

    “书传太学以及各级学院、私堂,将韩问渠叛汉之事,即刻入书入册,传于学生!”

    “朕要将此讯从皇宫门前,贴到亭里田野之间!要天下人人皆知此贼之恶,不准有漏!”

    诸官同为之愤,齐声应道:“谨遵皇命!”

    “陛下!”

    前将军董然进言:“并州突反,雁门又见陷落,必和西原有关。”

    “今西原使团以及太子在此,恰好将其扣下,施以惩戒!”

    说着,他面露凶光:“倘若西原不愿归还雁门,不如将西原太子一刀劈了,正好祭旗!”

    他是纯粹的武人出身,靠军功走到殿陛之间。

    如今国遭此变,唯有满腔怒气和杀意。

    “只怕不妥。”司徒杨复叹了一口气:“无论是韩问渠之事,还是雁门陷落,我们都没有证据证明西原参与其中。”

    “在外人看来,这始终是我们自家生乱,却拿邻国使团出气,是说不过去的。”

    “再有,从实际而言,对方手上也捏着人质……”

    他连连摇头,脸上挂着苦涩笑意。

    韩问渠一口气抓了三百个新官!

    这些人虽是新入官场,但无论其才学还是品行,都是经过天子考较,由天子亲自选中的。

    身沐皇恩,亦感于皇恩。

    便是他们有以身殉国之念,天子也不能弃他们于不顾。

    韩问渠反,本就轰动天下,如何再能为失人心之举?

    天子以雷霆之速追封周祺、李继源二人侯爵,为的不正是安天下忠臣之心吗?

    董然不甘:“难道就这么将梁乙甫他们放了?”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有一言。”周彻道。

    这个节骨眼上,没有人再去调侃昨夜之事。

    而六皇子一趟河东之行、一趟并州之行,也是真正证实他有办事能力的。

    “说来。”

    “只能换人。”周彻道:“虽然我们并无证据,但双方都心知肚明,并州之事和西原脱不了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韩问渠拿下那三百新官,也正是为了确保梁乙甫等人安全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受制于此,但敌人同样受制于此。”

    董然侧目:“殿下何意?”

    “梁乙甫、萧焉枝等人一日不回西原,西原便一日不可真正发兵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可提大军北上,以沿途护送为名,将梁萧等人看在军中。”

    “步步而上,待扫平叛军,诛杀叛贼,再将人换回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,可以确保我们清算韩问渠时,西原人投鼠忌器,不敢明着下场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博得殿中诸臣目光一明,许多人俯身:“六殿下此言有理!”

    “父皇!”周汉立马抓住机会,道:“儿臣愿主大军,扫除叛逆、拿回并州!”

    “皇兄河东尚不能平,何况并州?”周彻毫不客气,立马开炮。

    周汉怒:“老六,你戴罪之身,哪还有脸在此摇舌争战?”

    “女人和打仗不相干,这是两码事。”周彻寸步不让:“先前河东之战,你领精锐禁军数万尚不得成功,我只数千人一战而平。”

    “并州干系重大,军国重事,自是有能者担之。”

    “我即戴罪,正好此功赎之!”

    事实如此,周汉很难在这个点上反驳周彻。

    他是靠武勇和用兵争于诸皇子之间的,未曾想这条道还挤进来一个老六!

    更要命的是,这家伙在河东的表现太亮眼了,惊艳当世。

    他现在犯罪、沾染污点是事实,但他能打这件事也被天下所认同。

    “戴罪为帅,于军不利!”周汉只能咬着这一点做文章。

    以前出征还要先卜卦看天象,而后挑个良辰吉日。

    如今迷信退了些,但确实有‘罪身不为帅的潜在规则。

    “可我比你强。”周彻只摆事实。

    周汉怒愈盛,目几喷火,盯着周彻:“要在父皇面前,比试一番吗?”

    “昨晚不是试过了吗?难道是我被挡在门外进不去?”周彻一脚踩在他伤口上。

    “啊!”

    周汉一秒红温,差点扑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好了!”

    天子一声喝,将他镇了下来。

    周汉悲愤委屈:“父皇,老六无半点悔改之心!”

    “朕瞧见了!”天子黑着脸,对周彻道:“不要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!”

    “谨遵父皇教诲。”周彻立马躬身。

    天子指责了他一句,便说起了大白话:“六皇子诸位也是瞧见了,品行不行,难当全局;可能力极佳,不用可惜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给朕出个主意,怎么安排这事好?”

    周彻听了,没有半点不乐。

    有时候不行未必是坏事,哪里都行反而不行。

    天子先当面敲定自己有污点,接下来那个才是关键——并州之战,他还是要用自己!

    站在天子角度,并州之战或说彻底消化并州,是开疆扩土的丰功伟业,是他自上位起就一直盘算的事。

    没有人比他更想打赢这一场仗。

    如何打赢,如何以最低成本、最高胜率、最稳妥的方式和人选去赢这一场仗,才是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而在河东如将星崛起的周彻,是他舍不得弃用的极佳人选。

    国力再强横、天子再支持、准备再充分,有时候前线将领不济,也能把胜局打成败局——此事世祖武皇帝早已验证过了。

    “父皇。”

    大皇子周元站了出来:“既如此,可照样用六皇弟为将,督军北上,讨平并州。”

    “让二皇弟入驻幽州,领偏师盯住长城一线,截断随时可能插手的西原后续大军。”

    “由太尉为帅,总览全局。”

    “此老成谋国之言。”司徒杨复立马附议。

    太尉朱龙微惊,急视大皇子。

    可对方紧垂头颅,哪里看得见他?

    大皇子一开口,群臣之中,超过半数起身,皆附其意。

    太尉贵为中枢最高武官,位居三公之尊,又是名将出身……哪怕年事已高,但论及能力、资历,都是有资格统领两名皇子的。

    可对于朱龙本人而言,揽下这个任务,好处和风险不成正比!

    其一,主攻是六皇子,他的学生二皇子干得是卖力不讨好的偏师策应——与平叛河东时,恰好相反。

    其二,他贵为太尉,升无可升;并州事关西原,而西原近年之强盛,天下共知。

    赢了,他难以再进;输了,他老而不保!

    其三,六皇子和二皇子势同水火,争锋相斗不可避免。

    自己一旦挑上这个担子,等同于亲身下场,和二皇子持刀并列。

    以三公之尊,直接和六皇子对上!这岂能是好事?

    不见此前司空王宸游步局外,寻机施手,都落得一个翻船覆族的下场吗?

    可事关国家,更关系到二皇子……

    二皇子果然回头,满脸期待的望着自己!

    是的,这对二皇子而言是有利的。

    单凭他自己,是难以和掌握主攻的六皇子在战场上争功。

    可若背后有自己这个主帅总掌一切,那便一切都有了可能。

    天子微微颔首,问道:“太尉何意?”

    我拒绝得了吗?……朱龙内心一叹,向前躬身:“臣即身在此位,当为陛下解忧、国家排难,责无旁贷。”

    群臣皆道:“太尉年高而不辞劳,此国家之幸!”

    “善!”天子亦颔首:“就请太尉假节挂帅,总掌扫北之战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